以至於後世人以為盧象升,孫傳庭,劉宗周這樣的真正清流,都是東林黨人
而盧象升和孫傳庭,可都是實打實靠的軍功而得重用,從不結黨營私,也不是從東林書院出來的。
頂多算個政治立場相同,從未有過明確的組織隸屬關係。
而劉宗周則是理學名家。
“如今時勢看不太清啊,這紀塵畢竟嫡係隻有千人,我們真開城投降,他接不住這潑天富貴該怎麼辦?”
錢謙益拿捏不住。
京城中的人是說這為從龍之功,希望他們秘密和紀塵接觸,商議作為內應獻城,以作投名狀。
如果阮大铖沒和他們反目成仇就好了。
現在也能一起探討此事。
這事關生死存亡,由不得他不慎重。
可慎重考慮之下,萬一慢了,由應天府中其他勢力搶先,到時候拿他們開刀,那可就慘了!
而且說獻城。
也沒有這麼容易。
除他們東林黨外,這城中還有幾家勢力呢。
雙方向來互相攻擊,政治鬥爭激烈。
不然崇禎是真彆想從這江南收得一分稅錢!
而他們東林黨,沒有太多對城門的管轄能力........
........
徐弘基也得到了京師的信。
定國公徐允楨給他的。
告訴了他,京師的大臣都在給紀塵寫密信。
崇禎的那點小心思,早已暴露的一乾二淨。
紀塵必反!
“紀塵和一千乞活軍,一千乞活軍,如今還有白杆兵為虎作倀.......”
徐弘基來回踱步。
冥思苦想。
但無論怎麼思考。
他都想不出一個能擊敗紀塵的辦法!
思考了一會,他抬起頭,說。
“要不,議和?”
“..........”
他的夫人和家臣都無語。
“那我們該怎麼辦?”
徐弘基和他們討論。
不過,他的心底卻冒起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比東林黨還要果斷!
曆史上就很搞笑。
徐家一門雙公,世受皇恩,各領南北直隸京營兵權,可謂大明皇權之下第一族。
可是在大明最艱難的時候。
他們沒有為大明恪守忠誠,死戰殉國。
反而都是大明的獻城好手。
打北京,徐允楨第一個獻城投降。
打南京,徐弘基他兒徐允爵也第一個降,還順道把南明皇帝打包給了多爾袞。
“父親,怕什麼!”
“不過千人而已,給仁爵哥哥三千兵馬,一輪衝鋒就把他們打垮!”
才十歲的徐文爵奶聲奶氣的道。
他倒有骨氣,未來才十五歲就圖謀反清,事敗不屈而死。
而他口中的徐仁爵是徐弘基的侄子,也沒給徐達丟臉,為抗清,葬身在大海之中!
“你以為那是誰?”
徐弘基在他後腦勺上‘啪’的一拍。
“這紀塵,輕易破東昌府,輕易又破六安,還能連夜跑來江南,乾翻應天府水師。”
“千人屠了十萬人有餘了!”
“仁爵也配去和他較量?想死,出去彆說是我們徐家的人!不要帶著我們徐家去送死!”
紀塵和乞活軍有多可怕?
有逃來應天府的潰軍曾為了爭論一個乞活軍能打他們十個還是二十個而乾過架!
據說尋常的武將,都得被乞活軍的一個小兵秒掉!
秦良玉的精銳白杆兵,也無法與乞活軍匹敵,說控製就被控製。
如今到紀塵的手下,即便有著自主行動權,也乖的和小狗一樣,絲毫沒有搞事的想法!
光從這幾種表現,就知道乞活軍到底有多凶悍了!
算上乞活軍主力,再算算為虎作倀的白杆兵,還有那些農民軍。
這城外怕是算五萬兵力了!
就城裡現在的情況,李邦華又不在,打錘子打!
不可能打得過這幫凶殘的家夥!
議和又不行的話。
就隻能開城滑跪了!
喜歡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請大家收藏: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