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
“是蒙古人破關之後,主動投靠蒙古人賣國的。”
“他們為了他們的富貴!不僅不抵抗!還主動將百姓賣給了蒙古人!”
“平日自詡高貴,自詡士紳,自詡維護秩序,自詡道德高尚,滿口仁義道德,閉嘴道德仁義,實則一肚子男盜女娼。常年打著為天下萬民請命的幌子對抗朝廷,對剿滅建奴、賑濟災民卻一毛不拔,坐擁良田萬畝,卻還巧取豪奪百姓立錐之地,自己朱門酒肉臭,看著路邊凍死骨!”
“打自己人的時候,卻非常拚命。”
“麵對我軍,又是大義凜然的喊什麼亂臣賊子,叛賊,又是大罵什麼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真個外敵入侵的關鍵時刻,卻直接賣國!”
這一支俘虜,是李岩帶到。
他闡述這些人的罪。
並且拿出了信紙。
這是河北的百姓寫給他的。
那些百姓,擔心金陵的同胞們會婦人之仁,覺得乞活軍嗜殺,因為他們最開始就是這樣,畏懼乞活軍畏懼的厲害,所以特地聯名寫了信解釋。
信中全是對這些士紳殘忍荼毒百姓的控訴。
在這封信中,還通篇表達了是他們要求乞活軍軍幫助他們複仇的心願。
“要你們給咱們報仇,要你們像在京師一樣消滅敵人,留下乾淨的土地。這是咱們對武王高貴的信仰,也是咱們對自己軍隊的命令!”
言語很淳樸。
但卻充滿了血與淚。
有一種絕望後歇斯底裡的咆哮感。
李岩讀的憤怒,讀的咬牙切齒,讀出了不可饒恕的血海深仇。
“好!”
“殺得好!這些王八蛋就該殺絕!”
“爽出了一口惡氣!”
沒百姓說什麼裡麵的老幼婦孺殺之殘忍,不詳。
都隻叫好。
隻怒罵:這些該死的士紳。
推己及人,他們就能想到那些地方的百姓過的是個什麼日子。
更彆說,此刻直接聽到李岩讀的信了。
他們能從言語間看見那令人觸目驚心的場景。
那些地方的百姓比他們的遭遇還要痛苦。
所以,自然全和紀塵的意誌高度統一。
毫無疑問。
民風已經徹底極端了起來。
如今江南百姓都相當嗜血。
畢竟每天一出門,抬頭就能看到紀塵壘的高高的京觀嘛。
像今天將展開的複古祭祀,也不是第一次看了。
當初武王大清洗金陵的時候整了個桑林舞祭。
那是什麼玩意?
是傳承自商朝的活人祭祀!
極端的恐怖!極端的血腥!
晉國國君曾好奇去宋國觀看這老祖宗傳下來的老傳統,當天就直接被嚇的大病了!
也是那時。
有人覺得,武王可能還是商王後人。
紀塵這樣引導。
他們不走向極端嗜血才怪。
到了此刻,他們反倒覺得武王有點婦人之仁了。
對於那些女眷,居然都不像以前直接殺完.......
雖然據小道消息透露,是因為人口下降的有點厲害,所以需要女眷.......
但他們還是覺得有些不妥。
就該斬草除根。
不差那點人。
“幸不辱命!”
李岩向周圍百姓拱手。
“幸不辱命!”
其他乞活軍也呐喊尖叫,聲浪一重接著一重,彷佛在接受檢閱。
事實上,也確實在接受檢閱。
如今他們眼中,皇帝不如百姓。
“將士們辛苦了!”
百姓也向李岩與其他兵卒致意
感謝他們守好這漢家天下。
守好這千家萬戶。
他們有感,自己確實是這天下的主人了。
彼此對看,心情都在激蕩起伏。
算來,一切都還沒有發生多久。
兩三年的時間,隻是彈指。
但不知為何,他們又感覺一路走來,時間過的很慢,過了很久很久.........經曆了太多人與事。
滄海都已化桑田。
原本大廈將傾,如今卻是太平了。
在將軍大人的帶領下,他們將共同打造出強大的皇朝,雄視世界。
根據將軍大人的計劃。
很快。
他們就會讓整個世界為之顫抖!
他們將屹立於食物鏈的最頂端。
世界上的所有國家,所有地方。
沒有一個,配上餐桌。
要不匍匐在將軍大人的腳下,成為將軍大人的一條狗。
要麼成為菜單上的小菜。
被偉大的皇朝吞沒。
他們不需要喜歡。
隻需要畏懼與臣服。
“新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的征途才剛剛開始。將士們,父老鄉親們呀,一同走下去吧!”
有人喊話。
一路前行。
此刻。
明孝陵前。
“嗚呼!國家外患,振古有聞。昔以漢族不幸,亂臣賊子皆引虎、引狼以危中國。趙宋末造,代於蒙元,神州陸沉,幾及百年。我太祖皇帝應時崛起,廓清中土,日月重明,河山再造,光複大義.........”
盛大的的祭拜儀式在這裡舉行。
崇禎難得有了一件新衣服,並且還相當的盛大華美。
亦是相當的有排場。
四周排列組合威武的儀仗隊與軍樂隊。
一乾文武百官,以及市井百姓都在湧來。
眨眼之間,這裡便有軍民十餘萬,若是發生踩踏事故,想都不敢想。
人人皆盛裝。
都目視著崇禎,聽崇禎宣讀祭文。
就連紀塵,也是如此。
這是奇觀。
不好跳過。
到了此刻,崇禎感覺,自己才像一個大明的實際統治者。
在祭文中,崇禎回顧老朱驅除暴元,光複故土的豐功偉績。
其他的暫且不論。
光此點,朱元璋就絕對稱得上華夏英雄,彪炳千秋。
是絕對的奇跡了。
羅馬消亡百年,可沒有老農能站出來重開羅馬。
貞德,隻是百年戰爭中,帶領一直弱勢的法國取得優勢,最後還敗北,卻都成為了全世界最出名的聖女。
所以。
雖然老朱犯了很多錯,如八股文,文字獄,大明寶鈔,倒行逆施徹底將天下當做了自家之物,恢複殉葬,開創另類‘種姓’戶籍製度,下令‘寸板不許下海’的海事命令等等......
但還是在後世成了圖騰般的人物。
一直在被祭祀。
流亡海外的華僑,都一直將明孝陵當做漢族精神的象征。
後來。
也是由祭拜明孝陵起,大開共和天。
讓小日子再也無法在道德上打著“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的口號站在道德製高點點堂而皇之的侵害華夏的利益。
不然那狗日的,還真說不定學成了滿清,打著大明的宣稱入關了。
“自古能軍者,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紀塵感慨。
他的站位很靠前。
所以在念叨祭文的崇禎,都聽到了這句話。
第一時間,整個人都感覺怪自豪的。
他老祖宗就是牛逼。
即便是紀塵這樣以能征善戰出名的,也得如此感慨。
第二時間。
他則覺得不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