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遷移遼東將門(2 / 2)

還指望這些兵馬打到遼陽,為自己掙到紫閣功臣資格呢,孫承宗當即就說道:

“遼東兵馬萬萬不能裁撤,錦州到山海關四百裡,十一萬兵馬還有些不夠,不能繼續裁撤。”

朱由檢聽得大怒,當即就厲聲道:

“關外四百裡土地,就隻有五千頃能耕種,朕還要它做什麼?”

“這種荒蕪之地,先放棄有什麼關係?”

四百裡土地,隻有五千餘頃軍屯,傻子都知道這裡麵有問題。

想到大明在全國征收遼餉,養了十幾萬兵馬,保護的土地卻不歸大明分配,朱由檢當真是很生氣——

甚至覺得按一些人所說,把關外放棄也就算了,至少能裁撤兵馬,節省一些軍費。

聽到皇帝連放棄關外荒蕪之地的話都說出來了,孫承宗無奈說道:

“關外並非荒蕪之地,但那裡的土地不止有軍屯,還有些被遼民占據,有些被將士占據。”

“最多的是鎮將,他們以養廉田的名義,霸占膏腴之地。能軍屯的地方,都是偏遠之地。”

說來說去還是要解決遼東將門,朱由檢聽到養廉田,眉頭微微一皺,想起一件事情,詢問郭允厚道:

“養廉田是官田吧?”

“能不能收繳上來?”

郭允厚肯定地道:

“養廉田是官田,莊田、職田、屯田,同樣也是官田。”

“或許能夠收繳,但有些已變成私產。”

能夠收繳就好,朱由檢不管後麵變成私產的話,向孫承宗道:

“把遼東的官田全部用於屯田,能有多少土地?”

孫承宗算了一下,說道:

“具體不知,大概有一萬多頃。”

“但是官田也有民眾耕種,不能隨意改為改為軍屯。”

朱由檢不管這些,自己計算道:

“一萬多頃,就按一百五十萬石計算。”

“除了軍屯將士自己吃的之外,所有餘糧全部征收。遼東軍隊的糧食,這下能自足嗎?”

比之前翻了一倍,十一萬多兵馬平均每人有十幾石,如何還不能自足。孫承宗道:

“若有一萬多頃軍屯,確實有可能自足。”

“但是士兵餉銀,還需要內地接濟。”

朱由檢不理他轉移話題,專心解決糧食問題。說道:

“餉銀以後再說,現在就說糧食。”

“孫督師能否保證,有了一萬多頃軍屯以後,遼東軍隊的糧食,不再依靠內地?”

被皇帝這樣逼問,孫承宗隻能做出保證,但他同樣沒有把話說死,說道:

“若是不遇到災年,那就不用依靠內地。”

“但是氣候無常,遼東那邊又缺乏水利,容易受天氣影響。”

“臣實在不敢保證,完全不靠內地。”

對孫承宗這種態度實在無語,詞臣做久了就是這樣,非常擅長說話。

但是考慮到農業生產受氣候影響太大,遼東這種勉強自足的狀態,根本經不住波動。朱由檢隻能無奈道:

“先解決平時吧,遇到災害再說。”

“真要遇到災年,再想法調糧就是。”

“糧食運輸的損耗太大,遼東一定要儘量自給。”

勉強讓孫承宗做出了保證,朱由檢開始解決養廉田問題。

想到從閹黨那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