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關外土地國有(2 / 2)

“你的麾下有三個原名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的,一並調到京城。”

“記住,若是能夠平遼,朕不吝公侯之賞。但是伱們這些武將,同樣不能妄為。”

毛文龍冷汗涔涔,真的有點被皇帝嚇到了。

他沒有想到皇帝不但知道自己收養子養孫,還知道那些人的原名。

調出這幾個人,顯然是為了警告他。讓他知道東江鎮的一舉一動,都被皇帝掌握——

之所以之前不動,純粹是無暇理會。

毛文龍的想法,其實是自己嚇自己。朱由檢整頓的錦衣衛雖然在向情報機構轉型,卻連內部都沒有理順。連京城的消息都掌握不了,更彆提遠在朝鮮的東江鎮。

之所以能說出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的名字,純粹是因為他們是後世有名的三順王。朱由檢隻知道這三人,其他人都不熟悉。

雖然不知道這三人以前的原名是什麼,甚至不清楚他們是毛文龍的養子還是養孫,卻不妨礙朱由檢用這三個名字敲打毛文龍,說錯了也沒關係——

錯了就是錦衣衛情報失誤,無損朱由檢的威信。

可以說,現在的朱由檢,越來越像一個皇帝。運用一切手段,增強皇帝權威。

如今這三人的名字都很正確,把毛文龍嚇了一跳不說,還把他們調到京城。讓這三個漢奸,再沒有機會投靠後金。

順手敲打了一下毛文龍,朱由檢繼續關注土地問題,向孫承宗道:

“關外土地,除了官田之外,還有多少民田?”

孫承宗不能回答,朱由檢也不再問,直接就下令道:

“擬旨,關外交戰區的土地,全部收歸國有。”

“戰爭未結束前,一律實行屯田。”

“以後收複的土地,全部屬於國有,待到戰爭結束,再按功勞分配。”

此令一出,殿中群臣全都大驚失色,有些不敢相信。

若非朱由檢明確說了關外交戰區,是按戒嚴製度下發的旨意。他們幾乎要立即跳起來,反對這條旨意。

農業時代,土地就是命根子。其它任何東西,都比不上土地。

就算有戒嚴製度存在,群臣知道這個政策不會在關內執行、也不可能執行。在場的大臣還是紛紛勸說,求皇帝收回這條旨意。

朱由檢卻很堅持,說道:

“不把土地收歸國有,以後如何賞賜將士的功績?”

“誰能拿出這筆錢,朕就收回這條旨意,還讓他擔任戶部尚書。”

“你們誰有這個能力?”

這下群臣都不說話了,因為他們都沒這個能力。

九邊的數百萬欠餉都沒解決,遼東的戰事也不知要持續多久。這些都不知道要花費多少錢,更彆說戰後的賞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