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太陽曆(2 / 2)

這次朱由檢就是用兩個條件交換,打破了欽天監的小圈子。這讓他十分高興,想起了把欽天監喚來的另一個目的。

那就是因為閏月和大小月的問題,他之前決定采用太陽曆。避免每過兩三年,就需要在遇到閏月多發一月糧餉。朝廷按三十天發放的糧餉,到士兵手裡有時會變成二十九天。

這是能節省錢糧開支的大事,朱由檢這個入不敷出的皇帝,當然非常重視。向著欽天監官員道:

“《尚書·虞書·堯典》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後漢書》曰:五年再閏,天道乃備。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古人已經測量出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為何現在的曆法是一年三百五十多日?”

這個問題很大,欽天監官員十分謹慎。監正葉震春斟酌再三,回道:

“一年三百五十多日,是因為隻有這樣,每年的正旦才能恰逢朔日。”

“而且把周天分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並不方便計算。”

“所以本朝以周天三百六十度、每度六十分計算,每年三百五十多日。”

聽到關乎朔日,朱由檢沒話說了。因為這是關乎正朔的大問題,搞不好會讓很多人掉腦袋。隻有正月初一不再關乎正朔時,他才能完全改變曆法,把大明的曆法改成太陽曆。

不過在此之前,太陽曆還要確定,讓欽天監內部使用,方便測算節氣。

節氣的確定和月亮無關,完全由太陽確定。白晝最短的一天就是冬至,最長的一天就是夏至,晝夜等分的兩天,就是春分、秋分。確定這四時後,自然能確定其它節氣。

如今處在小冰期,氣候變化無常,更需要確定節氣,方便指導農時。不能再讓節氣時間亂跳,讓農民無法記住。

朱由檢想到這一點,當即下命令道:

“今人使用今曆,但是古曆也不能不用。”

“你們按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製定個太陽曆做參考。”

“從今年冬至開始,測算一下今後幾年的太陽曆。”

聽到隻是做參考,欽天監的官員都是鬆了口氣。不是讓他們改變曆法就好,那樣做不好會掉腦袋。

回想今年的冬至時間,葉震春道:

“今年冬至的時間,是十一月十五日。”

“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測算,二十四個節氣,每個節氣十五天多一點,多出……”

還在掰著手指計算,朱由檢直接告訴他道:

“多出五小時十五分鐘。”

“你們就按十一月十五日六點開始冬至,往後加十五天五小時十五分,推算接下來的節氣。”

“從明年正月初一開始,每月都是三十天。明年是第一年閏五天,第二年閏五天,第三年閏六天,接下來幾年還是閏五天,直到第七年閏六天。”

“以此推算接下來幾年的太陽曆。”

讓他們就在這裡,當場進行測算。

欽天監官員無法,隻能討來紙筆,當場進行測算。

這樣計算下來,他們覺得小時製果然好用,幾時幾分相加,比以前用時刻方便多了。也不用計算度數,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