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人人站隊(2 / 2)

作為其中一員,楊景辰不好對這件事發表意見,而且他已經上岸,不想再趟進這個渾水裡。

所以他沒有對這個處置發表意見,而是出於我不好過你也不能好過的心理,開始給東林黨上眼藥,變著法兒地說道:

“魏逆禍亂天下,陛下撥亂反正,如今急於求治。”

“但是治大國如烹小鮮,不可火候混亂。”

“切不可操之過急,讓天下無所適從。”

這個道理朱由檢也知道,也是他這段時間停止調整、把朝堂穩定下來的原因。

建文皇帝當年亂改官製,對天下徒增乾擾,就是一個教訓。

必須他在察覺到自己的改動過快後,決定要穩下來,給臣民接受的時間。

所以朱由檢采納了楊景辰的諫言,點頭讓他繼續說。

楊景辰受到鼓勵,繼續道:

“朝堂上的官員,因為魏逆亂政,對陛下的急切多有體諒,也知道陛下那樣做的原因。”

“但是新起複的官員,就不見得都體諒陛下了。或許會有人跳出來,把陛下之前決定的事情推翻。”

這是朱由檢一直憂慮的,也是他做出調整前,和袁可立溝通,讓他做橋梁的原因。

如今聽楊景辰提起這件事,朱由檢當即認識到,楊景辰想出了辦法,能讓自己拿捏沒有附逆罪名的官員。所以他期待地道:

“楊卿有什麼辦法,能讓朝堂上定下的事情,不再掀起波折?”

楊景辰道:

“陛下之前做事,一直雷厲風行,很快便下決定。”

“但是厘正祀典的事情,臣以為應該慢下來。”

“要讓朝堂上的官員人人表態,上疏表明對厘正祀典的態度。”

“反對的人調到地方去,支持的人如果對陛下其它做法有異議。陛下可以讓他們負責厘正祀典,去地方調查當地祭祀。”

“如此一兩年後,之前定下的磨勘法、考成法、戒嚴法、廷推法等,自然能站穩腳跟,無人能夠撼動。”

好家夥!這是要用厘正祀典的事情,讓朝堂上的官員人人站隊。

如果有人反對,那就以不通祭祀調到地方。

如果有人支持厘正祀典,卻反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