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皇商和京債(2 / 2)

“京城的商家,都說皇爺關心民間疾苦,說這是德政呢!”

廢除僉商、禁止強製采買,為朱由檢收攏了很多民心。

這是京城的商民雖然對衛尉署收取衛生費不滿,卻沒有極力抵製的原因——

實在是皇帝已經為他們減負,衛尉署收取的一點衛生費,根本就不算什麼。

更何況衛生隊也乾得很不錯,京城確實是乾淨了。

如今王承恩便對這點大拍馬屁,說是皇帝德政。

朱由檢對這些聽得多了,已經有免疫力,說道:

“那你有沒有想過,把張家口的製度,搬到京城這邊?”

“所有采購交易,都經過順天銀行。交易完成之後,在賬戶上轉錢。”

從沒想過這點,王承恩聽到之後,才知道皇帝為何對自己有些不滿:

這麼簡單的事情,怎麼就從來沒有想起來?還需要皇帝提出,才想到這件事情。

所以他的心裡麵,已經在暗暗責罵自己:怪自己實在是太笨,沒有想到這些。

如今皇帝提出後,王承恩立刻說道:

“陛下所言極是,臣這就按張家口那邊的製度,給所有商家建賬戶。”

“以後宮裡的采購,直接從賬戶上轉錢,不讓人上下其手。”

朱由檢見他能這麼快醒悟,微微點了點頭,覺得銀行發展前期有這樣一個忠心執行的人也不錯,又提點道:

“上下其手的事情,要從各方麵加強監管。”

“最重要的,是設立賬期。”

“什麼時候付定金,什麼時候第一次付賬,什麼時候付全款,都要在簽訂合同時寫明,按合同在約定日期前轉賬。”

“這樣就不會出現宮裡撥下采購的錢,商家卻沒收到的事情了。”

“如果宮裡的錢一時周轉不開,也能在簽訂合同時延長一下賬期,押後交付全款。”

這是後世常用的辦法,很多企業就是靠賬期周轉資金。

朱由檢現在還沒遇到內庫無錢的時候,但是未雨綢繆,打算建立這種製度。

這樣在內庫缺錢的時候,就仍能夠采購,不至於連宮裡需要的物資都沒法買。

王承恩雖然沒有想到這一點,但是在皇帝提出賬期後,他毫不猶豫地執行,並且讚歎道:

“陛下如此為那些商家考慮,他們知道之後,一定會感激涕零。”

認為皇帝是為了避免宮裡有人上下其手拖欠賬款,所以設立了這個製度。

此事明顯有利於商家,所以王承恩認為,京城的商家一定會讚同。

他的這個判斷,讓朱由檢膽子更大了些,想著自己了解的一些采購和供應鏈管理知識,朱由檢道:

“宮裡需要的東西,內府監和少府寺的工坊、工廠能生產的,儘量自己生產,不要麻煩外麵。”

“不能生產需要采購的,那就公開招標,定下供應商。”

“每一種類貨物的供應商,至少要有兩家。可以按金額讓前兩名八二分,也可以是前三名六二二分。防止一家出現問題,沒有其它替代者。”

“這些直接提供產品的,稱為一級供應商。為一級供應商提供原材料的,稱為二級供應商。再往下是三級供應商。”

“這三個級彆的供應商,內府監都要派人審查,防止有人以次充好、或者把有毒有害的物品賣到宮裡麵。”

“內府監的工坊采購原材料時,也要從審查過的供應商那裡購買,防止出現問題。”

“少府寺那邊也是一樣,還有商務司那邊,讓他們優先從皇宮供應商那裡采購,用放心的商家。”

說著,他感覺這些事情實在太多,囑咐王承恩道:

“內府監要設立采購處,專門負責審查事宜。”

“並且對供應商進行評價,綜合質量、價格、交貨時間、宮內使用評價等方麵,給供應商打分。”

“分數高的,可以在下一年提高采購額。分數低的要求整改,甚至取消資格。”

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對宮裡物資采購,做出具體指示。

涉及的內容太多,王承恩一時有點不明白,但是他聽出了一件事,就是皇帝要對供應商進行管理,不像以前那樣,可以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