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家、糜家和笮融這三個寡頭都寫了信邀請他們來參與香皂生意的洽談,前提條件就是帶三萬石糧食算是預支吧,假設他們都能如約到來,那就有九萬石。
飯票爸爸不知道會給多少,怎麼應該也不會少過五萬,畢竟他很有錢。
這麼一合計的話,有三十四萬石糧食。
應該足夠應對這次的天災了。
如果魏越那頭順利,那大概率三個月內就能穩住兗州,下一步考慮染指豫州。
美滋滋...
......
徐州、琅琊郡、開陽一帶的密林裡,一名身著灰色民服、腰背雙戟、容貌偉岸的男子騎著黑馬向南而行。
東萊,太史慈。
他並不知道袁譚發兵攻打北海這件事。
這個時代,消息的滯後性是非常嚴重的。
譬如呂布昨天收到關於袁譚向青州北海用兵的消息,事實上已經是十天前的事了。
說來湊巧,袁譚發兵這事恰好發生在太史慈離開北海的後,要不然以孔融對他老母親照顧的恩情,他是不會放任不理的。
先前孔融被管亥帶著黃巾賊暴揍的時候,就是太史慈單槍匹馬突出重圍去平原請劉備發兵救援的。
待在北海時間長了,他想去曲阿找劉繇,畢竟大家都是同鄉,又是舊交,看看能不能混個好點的差事。
其實在北海的日子裡,孔融也挺器重他的,就憑他單槍匹馬衝出管亥重圍這份勇猛,已經讓人高看一眼了。
更何況,北海的黃巾之危,雖然是劉備解的,可當時的情況,除了太史慈,壓根就沒人敢突圍,也沒人辦得到。
畢竟是能跟小霸王孫策打上百合不分勝負的男人。
可終究孔融沒什麼爭霸之心,太史慈待在那也是無所事事的,想要賺些功名,怕是要找劉繇這棵大樹了。
行至一半,太史慈吐出叼在嘴裡的草根,縱身下馬,從鞍下取來弓箭後便朝著一旁的大樹走去。
背靠大樹的太史慈眯著眼喊道:“跟了我兩天了吧,到底想乾什麼,站出來說話。”
初冬的林子光禿禿的,樹葉凋零,除了呼嘯的北風,沒有任何的回應。
太史慈笑了笑,舉起鐵弓搭箭便射,似乎都不需要瞄準,那箭矢便‘咚’的一聲悶響,紮入了百步外的枯樹裡。
枯樹後立刻傳來一個求饒聲:“將軍饒命,我也是奉命行事!”
“出來吧。”
太史慈喊完,枯樹後就走出來一個男子,看了一眼入木三分的箭矢後便滿臉驚愕的不敢動了。
在他的印象裡,除了呂布,好像隻有曹性能辦到了。
此人當真了得。
“你是什麼人,為何跟著我,又是奉了誰的命。”
太史慈再次搭弓上弦,“我可沒什麼耐性,敢有半句虛言,下一支箭便會射穿你的頭顱。”
“我是奉溫侯之命跟著將軍,想請將軍到濮陽一趟。”
“呂布?”
太史慈緩緩放下了弓箭,他還以為是當年的黃巾餘孽,怎麼也想不到來找他的人會是呂布。
兗州敗曹操的壯舉他也聽說了,事實上他離開孔融去找劉繇一定程度上也是受了這件事的影響。
大丈夫生於亂世,誰不想功名馬上取呢。
“我與溫侯素不相識,他請我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