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呂布的大手筆(1 / 2)

呂布回營後立刻就安排三軍打點行囊,準備北歸。

這個過程再快也是需要兩三天的,除非你把輜重、糧草什麼的都丟了,倒是可以乾淨利落的離開。

為了追求速度,呂布隻帶了張遼、徐庶和八百騎兵北上,大軍就交給高順看管了。

其實這個局呂布是早在出征南陽前就部署好了,現在的手忙腳亂更多的也隻是做給孫策與何儀他們看的。

“文遠,這些都是你的親兵吧,在濮陽的時候都是步卒,沒想到騎術也如此精湛。”徐庶看著身後奔騰的騎兵感慨道。

“嘿,那可不是跟先生吹,咱這群老弟兄,騎、射、刀、槍是樣樣精通啊。”說到他們的時候,張遼是很自豪的。

這個年代裡,親兵多是宗族子弟、發小或者是多年並肩作戰的老手足了,這樣的人往往丟到戰場上都願意跟主將同生共死,戰鬥力可想而知。

遼神就是因為身邊跟著這群人,白狼山下能萬軍叢中取蹋頓首級,逍遙津上能破孫家十萬兵馬。

當然了,這些人往往也是主將的精神寄托,一旦有損甚至會讓領軍者都一蹶不振。

赤壁大戰的時候,作為戰場上廝殺多年的許褚為什麼陣亡了三千人哭的撕心裂肺,那特麼可都是親兵啊,想著最後一仗了帶著族人撈點功勳,結果呢,蕪湖,打成了九族消消樂。

淩統在逍遙津一戰後整個人都蔫了,也是因為多年親兵被遼神殺了個精光。

“誒,先生,我有件事不太明白。溫侯說要奉天子以令不臣,可袁術真的會因為陛下的聖旨放棄潁川和汝南嗎,這可是兩個堪比青州的大郡啊。”

你要說李傕郭汜是莽夫,那從前董卓握著天子的時候可是有李儒和賈詡的呀,也沒見虎牢關下十八路諸侯乖乖離開啊。

“文遠啊,以你所見,袁術若見陛下冊封張濟、張繡為潁川、汝南太守,會作何反應?”說完帶著考察的目光掃向張遼。

後者遲疑片刻,答道:“我曉得,得找個理由出師有名嘛,否則就是篡逆,但這也就遲緩些時日罷了。”

“初時我也以為如此...”

徐庶頓了頓,望向前方引路的呂布,神情肅目,眼神中彌漫了幾分敬意,“也是後來才想明白溫侯的大手筆啊。”

“還有何大手筆?”張遼來了興致,連速度都慢了幾分。

“溫侯他...”

徐庶壓低了幾分聲音,“他在逼袁術自取滅亡呢。”

“有這麼誇張嗎?先生是否言過其實了?”

徐庶輕歎了口氣,沒有立刻回答張遼。

一開始時候,他也以為整個計劃的閉環是天子詔書封張濟、張繡為太守,洗白兩人身份,合法化的領主他袁術還不至於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後來是聽樂進說起了雁蕩坡上二人的密談,他才完全明白過來呂布想做什麼的。

“其實袁術一直都有不臣之心,隻是孫策沒有把玉璽交給他,又自覺欠了些時機,因此耽擱不前。現在不同了,天子詔書下來他會有了受製於人的被動,並且這種掣肘是會持續的。

為了打破這樣的局麵,他極有可能選擇稱帝,因為隻有稱帝了,才可以不受漢帝的限製。

隻要他膽敢稱帝,失道寡助,必為眾矢之的,我們就有機會正麵戰勝他了。”

就算是一直酷愛裝逼,在高順、曹性他們麵前以文武雙全自居的遼神聽了徐庶的解說也是半天沒能反應過來。

長安救天子的計劃除了張稚叔外,就隻有他張文遠知道,當時他並沒覺得天子的到來能有多助益。

可是現在,徐庶條理清晰的分析下,張遼不得不承認,我這個文武雙全的男人這輩子都無法超越那廝了。

“想不到天子還能以這樣的方式來...”

使用?好像不妥,張遼語塞了半天,還是徐庶幫著說完,“戡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