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手段與此格外相像,換句話說,她知曉宰輔、相公們如何行事。
她為在大梁推行石炭選了一條最快的路。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
“施主等的人來了。”
一個和緩的聲音傳來,王晏轉頭看去,隻見穿著破舊五條衣,臉龐清瘦的大和尚不知何時走到了他身邊。
“她是來找你的,”王晏淡淡地道,“幫你這破廟渡過難關。”
智遠和尚神情沒有變化,仿佛並不將這些放在心上。
想要為寺廟捐銀錢的不是沒有,隻不過……
智遠慢條斯理:“大和尚可以做法事,但不做買賣。”
王晏沒有勸說。這和尚與尋常出家人不同,想要動搖他的心思並不容易,但謝玉琰既然看上了寶德寺,就一定能達到目的。
王晏不說話,智遠卻道:“施主看起來已經將那樁事徹底放下了。”
王晏曾有一度,丟下手中書冊,遍訪寺廟和道觀,也是因此與智遠相識,王晏雖不曾明白問過智遠,這世上是否真的有仙人,智遠卻也知曉他的心結,用佛語勸他:“緣起性空。”
任何人的機遇和得失,都是因緣聚合的結果,不能強求。
這樣蹉跎下去也是無用,倒不如放開一切,尋求自然。
緣起緣滅本就是自由緣現,在他看來,那件事過去之後,就已經滅了,誰也不能違背因果。
王晏眼看著謝玉琰越來越近,當她一腳踏入寺門時,抬起頭來,剛好與他的目光撞在一起。
“大和尚你說的沒錯,”王晏道,“緣起性空。但萬有諸法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因緣。”
“想要得到果,必定先種因。”
緣起性空可不是這麼解釋的,智遠聽著歎息搖頭。他明明看著王施主眉目舒展,似是得了解脫,怎麼反倒像是陷得更深了?
謝玉琰沒有進大雄寶殿,反而徑直登上高台,她要見的人在這裡,也就免了入寺燒香這一節。
智遠看向王晏,這是他遇到的第二個如此直接的人,毫不掩飾自己的意圖,這樣想著,智遠與謝玉琰互相行了佛禮。
“施主此次來寺中所為何事?”
智遠引著兩人前行,問向謝玉琰。
謝玉琰目光所及之處,都是生了荒草的僧舍,她也不回答智遠的問話,而是道:“沒有善男信女捐銀錢修葺寺廟嗎?”
智遠微微一笑:“有,但銀錢多用於周濟流民、百姓,今年西邊旱災,南方水患,入冬之後又有流民,米糧和衣物皆不足,如何能來修葺屋頂?”
智遠說完話,隻聽一陣嬰兒啼哭聲響起。
“還有一些丟棄在山中的嬰孩兒,也被寺中收養。”
謝玉琰看向智遠:“寺中用何物喂養這些孩兒?”
智遠道:“善男信女送來的羊乳。”
謝玉琰點點頭,她想了想:“不過,聽方才那啼哭聲,隻怕嬰孩兒仍舊要忍受饑餓。”
聽得這話,智遠登時紅了臉,一臉慚愧地道:“都是小僧修行不足,不能給眾生送福報。”
每次當僧人說起這話時,善男信女總會勸說僧眾,他們已然儘心竭力。
謝玉琰卻點點頭:“那該怎麼辦?方丈欲如何修行,多造福報?若是再有幾十流民投來寺中,方丈是要攆他們離開,還是將嬰孩兒口糧分給他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