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了賬房。
苗順立即看向楊小山。
“自然不是,”楊小山道,“城中泥爐都不夠用,明日大家還得回去燒窯,有的是事要做呢,隻不過……咱們做事的規矩與謝家不同,一會兒大家就清楚了。”
聽到有活兒做,眾人臉上都露出欣喜的神情,還沒到春耕的時候,總不能回去閒著,閒一日就少一日的銀錢。
“領完銀錢的工匠,去旁邊的屋子。”程琦向前指了指。
眾人麵麵相覷,不知那邊要做些什麼。
苗順匆匆拿了工錢,帶著人走過去,隻見裡麵有幾個楊氏族人,桌子上擺著紙筆,看模樣是要寫些什麼。
苗順先開口問道:“這是……”
“大家將自己擅長做什麼,做了多久,如實告知。”
魏老、耿老、姚老幾位老師傅走進屋,三人向大家點點頭,然後魏老師傅道:“咱們都是手藝人,都會什麼自己還不清楚?”
“寫好了,東家也好安排活計對不對?”
“那謝家,為了討巧做泥爐,到處尋工匠,那是工匠多就能做得好的?”
“人也不是這麼用的。”
“擅長燒瓷的,不能讓他去燒陶。”
聽得這話,苗順心中一動,他看向魏老:“師傅,楊家的瓷窯還需要人手?”
耿老師傅捋了捋胡須:“那是自然,你沒聽說楊家又燒出新的瓷器了嗎?”
這個苗順等人自然聽說了。
不過……
“那是楊家瓷窯,自然要用他們的人,我們……”
耿老看著苗順等人,目光中都是在嫌棄他們那沒見過世麵。
“礠州兩個大窯,七個小窯,還有一個偌大的瓷石礦,是楊氏一族能做完的?”
眾人驚訝地睜大了眼睛。
耿老十分滿意,其實他剛聽到的時候,也差不多是這般。他怎麼也沒想到謝大娘子在礠州買下了那麼多瓷窯。
“不要說七個小窯,能將兩個大窯撐起來,就要多少人手?”若是有人突然弄出這麼多瓷窯,必然要為人手發愁,現在謝家倒了,謝大娘子剛好接下這些人。
苗順的家就在礠州,他自然想要回去,於是急切地道:“怎麼才能去礠州窯?”
耿老道:“那我怎麼知曉?”
苗順不由地有些失望。
“那得問你們自己,”耿老看向等著書寫的楊氏族人,“擅長做什麼,燒製過什麼?對哪些熟悉,之後想要去哪裡,是學徒還是能繼續做工匠,每日想要多少工錢。”
“興許你們不願意去陶窯,也不想前往礠州呢。”
這話讓眾人更加驚訝。
“還有彆處可去?”
一直沒說話的姚老接口道:“泥爐又不是隻在大名府燒,將來還會有其他地方開陶窯,若是你們做得好,興許會被請去新陶窯作大匠。”
“將來在這工匠冊子上有了名聲,你們不願意留在謝大娘子這裡,要去彆處也不一定。”
“還,”苗順道,“還能這樣?”
從來都是東家挑他們,若是做不好拳打腳踢,不給工錢,這種事也是尋常,怎麼還能讓他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