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第五次轉生,天命大反派!(2 / 2)

聽到宮女的話,太監臉上神色明顯一喜,小心翼翼接過嬰兒,一路小跑著進了皇宮更深處。

進入養心殿之後,太監平複了一下自己的氣息,扯著尖銳的嗓子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母子平安,皇後娘娘給陛下生了一個大胖小子,我大周朝後繼有人了!”

聽到太監的稟報,養心殿內,大周武帝扔掉了手中的朱筆,豁然起身,哈哈大笑道:“好,好,好啊!”

“傳令,今日服侍皇後的宮女、太監,人人賞金百兩!”

“另外,昭告天下,皇後有功於社稷,為朕誕下長子,天佑我大周!”

身為皇子,而且還是封建社會當中地位最重要的嫡長子,李長安自誕生始就注定了萬眾矚目。

然而,今天注定是很多大周百姓們難以忘懷的一天。

就在皇長子誕生半個時辰之後,大周京都竟似有萬丈金龍從天穹之上探出軀體衝進了皇宮。

哪怕相隔數百裡,眾人都能看到那漫天璀璨的金光。

一時間,萬人空巷。

聖君降世的傳言喧囂塵上,整個大周官場都因此而震動。

收到風聲的百官集體上朝,帶了一車車禮物來慶賀未來聖君的降生,順帶也想看看這新誕生的皇長子究竟有何不同。

原本清冷的皇宮因此一片歡騰,武帝自然更是喜不自勝,抱著李長安樂得嘴都合不攏。

一歲的時候,武帝找了司天監的術士來給李長安看相。

李長安氣息內斂,並未展露出任何不凡。

可司天監的術士裝模作樣瞅了一會兒之後,卻還是信誓旦旦說李長安乃是天降聖君。

天降聖君個屁!

睜眼說瞎話,也不怕生孩子沒屁眼!

李長安沒忍住,偷偷翻了個白眼。

他原本還以為對方真能看到自己身上有什麼東西,搞半天這老東西竟然是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虛貨。

其實按照李長安原本的計劃,他是不準備按照原定命運走下去的,甚至都不想當這個太子。

因為這樣會讓他特彆像是天地意誌給天命之子準備好的經驗包,就等著發育好了之後給天命之子送經驗。

可現在看來這命運軌跡似乎沒那麼容易更改。

李長安還是被武帝加封成了太子。

兩歲,武帝給李長安找了名滿天下的大儒當老師。

而李長安也不負所望,每天都在上課的時候準時打瞌睡,根本不聽大儒在旁逼逼叨叨。

大儒剛開始還能

忍受。

畢竟李長安這太子年紀尚且還小,不喜歡讀書寫字也是正常的。

卻沒成想李長安兩歲的時候還隻是上課睡覺。

三歲的時候不僅沒有收斂性子,反倒還變本加厲起來,竟然跳到他脖子上伸手揪他的胡子!

這個行為直接給大儒氣悶了,言稱自己教書育人將近五十載,就沒見過如太子這般朽木不可雕的學生。

旋即扔下書卷回了自家宅院不願再教授李長安讀書。

聽到這個消息後,武帝有些懵逼。

他覺得自己這兒子是個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才。

往後一定能夠繼承大周,甚至能帶領大周走向更加盛大的輝煌。

可為什麼這家夥小小年紀如此頑劣,就是不讀書?

為了這件事,周武帝操碎了心,甚至還特意將李長安叫到了跟前,開口詢問道:“長安,你為何不願意跟著宿大人讀書寫字?”

李長安一本正經回答道:“回父皇,兒臣不讀書!”

聞言,周武帝嘴角抽了抽,深吸一口氣,平複了好半天心情才繼續道:“為什麼不讀書?總該有個理由吧?你可是大周太子,往後注定要成為和朕一樣統禦六合八荒,庇佑屬下萬千臣民的九五之尊!”

李長安眨巴了一下黑白分明的眸子,咧嘴道:“父皇,兒臣不喜歡讀書,也不喜歡當皇帝!”

聽到這個回答,周武帝臉上的笑容終於徹底消失了,滿臉黑線道:“那你喜歡乾什麼?”

李長安笑了:“兒臣喜歡鬥蛐蛐,還喜歡當木匠,還喜歡扣門……”

周武帝:“……”

他久久不知該如何開口。

李長安是皇後所生,又是長子,外加出生那天京都金龍天降……種種跡象都在向全天下表示著李長安就是大周注定的那個繼承人。

也正因如此,在李長安才剛剛滿一歲的時候,周武帝就迫不及待把他立為了太子。

可現如今,看著一臉不學無術的李長安,周武帝突然覺得自己對老天異像的揣度和理解似乎都有點錯誤。

這個孩子不僅不像他理想當中的繼承人。

反倒更像是個不學無術的昏君。

周武帝沒吭聲,揮了揮手示意李長安退去,等李長安在公公的帶領之下走到了寢宮門口,周武帝又忽然擺了擺手,示意李長安停下腳步,開口詢問道:“你可願意修行仙術?”

李長安心頭微微動了動。

可看著自己便宜老爹臉上的表情,又壓下了想要答應下來的心思,搖了搖頭轉身就離開了。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周武帝有些心灰意冷。

坐在原地考慮了很久沒說話。

……

自此往後,李長安在周武帝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原本還以為李長安地位固若金湯的大周官員們對此全都有些不太理解。

直到皇室內部有意將一些消息泄露出來,眾人這才知道原來當朝太子不僅不肯讀書寫字,還不肯修行仙術和武道,隻喜歡鬥蛐蛐這類玩物喪誌的愛好。

不肯修行仙術和武道暫且都可以放在一邊。

不會讀書寫字那還得了?

天下十二國,就沒有哪個國家的皇帝和儲君不識字的,這要是傳出去了,不得丟臉丟到全世界?

大周朝堂之上一群文人們立刻就不乾了。

不過因為年級尚且還小的緣故,他們對李長安還抱著希望,因而不斷有讀書人上書想要教授李長安讀書。

對此,周武帝自然是無不應許。

畢竟李長安無論是從法理還是血脈上都是最合適的繼承人,沒有之一,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武帝也不想貿然將這個太子廢了。

可讀書人們剛剛教授李長安讀書的時候,往往都是信心滿滿,覺得隻要自己出手,太子殿下定然幡然醒悟,開始和他們一道苦讀聖賢書。

往後如果太子能夠成為皇帝,那麼他們就可以憑借這份功勞自此一步登天,成為當朝太傅,真正位極人臣。

可剛剛教授幾天呢。

他們就被李長安給折騰的叫苦不迭了。

有讀書人教授四書五經,長篇大論聖人道理。

李長安聽的時候瞌睡連天,等讀書人教完之後讓他複述,李長安立馬就能將聖人言扭曲的不成樣子。

仁義禮智信,到了李長安口中,仁的解釋成了對付弱小的對手,徒手即可將其一分為二,義的解釋成了對付稍強的對手,聖人會用上雙刀來應戰,禮的解釋成了對付更強的對手,定要拿上長兵認真對待,智的解釋成了對付戰場上的敵人,拉開弓失架上戰車出戰,信的解釋成了在高處遇到對手,得從牆頭上把人扔下去……

一通道理扯下來。

給一群讀書人整的目瞪口呆,雙眼發直,醒悟過來之後都不帶猶豫的,轉身便逃之夭夭。

這太子太邪門了!

以至於李長安四歲的時候,就從萬人驚歎的不世之材徹底淪落成了街頭巷尾的笑柄,連百姓們都知道被寄予厚望的太子殿下是個傻子。

不僅認不全字,還胡亂篡改聖人言。

終於,在五歲的時候,李長安開始陸陸續續受到了朝廷百官的彈劾,眾人提議讓李長安退位讓賢,改立二皇子為大周太子。

……

原域名已被汙染,請記住新域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