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也在想,那人真正的用意是什麼。
想到這裡朱高熾、朱棣兩人,皆是下意識的看向彼此,給了彼此一個眼神。
不過都沒有說出來。
想看看他接下來,究竟想要說些什麼,做什麼。
隨後,朱棣思索了片刻,沉聲道:
“此計倒也不錯。”
“但是.”
說到這裡,朱棣頓了頓,雙眸一眯冷聲問道:
“倘若建文帝不出來。”
“留作籌碼的一半建文餘孽,後期如何處置?”
“難道也把他們放了?”
“這些人雖會因此事,對建文心生不滿。”
“但不代表這些人就不恨我們。”
“建文雖讓他們心寒,但這筆賬這些人很有也可能會算到我們頭上。”
不可否認。
朱棣有著這樣的顧慮也是情有可原。
畢竟那麼多人啊!
幾乎都是因為他們一家子,導致這些人家破人亡遭受苦難。
要說不仇恨他們一家子,那肯定是不現實。
而且按照原有的軌跡,整個流放北方邊陲的所有建文遺孤,可都是被一直囚禁到明宣宗時期才被赦免。
由於北方邊陲的極端天氣。
就算明宣宗赦免,而那些流放的建文遺孤,早已死的死、所剩不多了。
思索了片刻之後,朱高煦不可知否的笑了笑:
“仇恨又如何?”
“算到我們頭上又如何?”
“重要嗎?”
“能夠對我們一家子能夠形成威脅的,從來都不是這一幫遺孤,一直是建文帝。”
“隻要這些人心生不滿,不為建文所用,那對我們又有何威脅?”
“充其量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
“而且將這些人赦免、放了,可不是隨意處置,而是將他們發回原籍,不允許再聚集。”
“據兒子了解這些人原籍可都是天南地北,隻要不聚集、不見麵,又有何懼?”
“一旦這些人敢違背規定聚集,這不也等於告訴我們有人要搞事情嗎?”
“同時也是給我們警醒,可提前做準備。”
“一勞永逸解決。”
“也算是廢物利用。”
聽完朱高煦的分析和謀劃。
房間之中陷入了詭異的安靜。
朱棣、朱高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