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這款魚竿,空軍能用嗎?(2 / 2)

趙簡有些尷尬地說道。

接著他轉移話題,說道:

“我們廠還生產魚竿呢,你們有沒有釣魚愛好者,可以去看看。”

“你倒是生產經營範圍廣泛,也不怕貪多嚼不爛,走吧,那就去看看!”

周老笑著道。

說話間,一行人在趙簡的帶領下,向廠裡的釣魚用品生產車間行去。

途中,趙簡稱職地給周老介紹了光麒製造廠的多元化發展策略。

他解釋說,作為一個企業家,他始終認為不能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因此,他不斷探索新的市場,開發不同的產品,以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

周老聽後點頭表示認同:“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企業的多元化戰略確實非常重要。至於魚竿,這可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你們是怎麼考慮進入的呢?”

趙簡笑著回答:“其實,這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們廠裡的一些員工是釣魚愛好者,他們發現市場上的魚竿質量參差不齊,於是我們就考慮自己生產。”

說話間,他們已經來到了魚竿生產車間。這裡的工人們正在熟練地操作著設備,一根根精致的魚竿在他們手中逐漸成型。

周老走到一台設備前,仔細觀察著魚竿的生產過程。他拿起一根剛生產出的魚竿,輕輕揮了揮,感受著它的平衡和彈性。

“咦?碳纖維魚竿?看樣子級彆最起碼在T500以上了!”周老驚訝道。

“你這款魚竿的材料是進口的嗎?”周老抱著一絲期待問道。

不過他也明白,靠一家民企基本不太可能生產出碳纖維來。

畢竟,自己帶領的科研團隊攻關了四年多,也才僅僅達到T300的級彆。

“不是,是我們廠自己生產的。”趙簡輕描淡寫回答道。

周老的眼睛裡閃過了一絲驚異。

“自己生產的?”他重複了一遍,顯然有些難以置信。

趙簡點了點頭,麵帶微笑:“是的,周老,您手中的這款魚竿,從原材料到成品,全部是我們自主研發和製造的。”

周老半晌沒有說話,停頓了好一會,感覺心情稍有平複,這才說道:

“你知道的,我們國內碳纖維行業起步比較晚,現在這個行業幾乎被以小日子為首的國家所壟斷。你是怎樣突破他們技術封鎖的?”

“和油漆一樣啊,我們一開始買的小日子淘汰了的生產線,回來之後自己改進工藝,然後慢慢就自研自產了啊!”

周老沒想到趙簡說的如此雲淡風輕。

要知道國內多少家科研院所想要攻克碳纖維,結果到頭來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沒想到又是光麒,一家鄉鎮企業,他竟然做到了。

周老這位經曆過無數大場麵的科研工作者。

在麵對趙簡的時候竟然心虛了。

趙簡也發現了周老的神情有些不對。

他疑惑地問道:

“這碳纖維除了生產魚竿還能乾啥啊?我這一年生產上萬噸,生產的魚竿銷量也不行。工人們都說這魚竿釣魚老空軍!”

“對了,空軍!”這時在一旁聽著的徐鐵功想起了什麼。

作為空軍裝備處的處長,第六代戰機的研發進度他一清二楚。

之前困擾第六代戰機的兩大難題,

其中隱身塗層材料的問題已經被光麒110型油漆所解決,現在正在大批量的生產之中。

而決定機身強度的碳纖維材料,現在看來,恐怕也要落到光麒製造廠,落在趙簡頭上了。

他弱弱問道:

“你這款魚竿,空軍能用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