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劍橋醫學院(2 / 2)

步入中樞 域外飛雪 7708 字 7個月前

這都是西醫學曆史上最早也是最傑出的人,最早也可有四千六百多年了,可謂時代久遠。

華夏醫學也早在公元前2800年前,還是奴隸社會的上古時期。距今也有四千八百多年,就有關精神疾病的記載。最早約見於西元前十一世紀中國之殷代甲骨文中,已有「狂」的病名。在《詩經》、《易經》、《禮記》、《左傳》中,也對精神疾病的症狀、病因、治療和預防等有片段之記載。

雖然時間遠近不能代表醫學研究的發達,更不能說明它的深度。但它已經提出了神經和精神這方麵的病症和病源乃至病理了。為後人了解神經,研究精神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堅實的理論基礎。

華夏春秋戰國時代,卓越的代表人物扁鵲提出了,生病不是鬼神降災所致,而主張陰、陽、風、雨、晦、明六氣致病的理論,對精神病的病因探討有一定影響。從他的醫療實踐中總結出六不治。其中明確地提出,信巫不信醫的人沒辦法治好精神病,他旗幟鮮明地反對迷信鬼神,提倡科學的態度,對當時醫學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講到這裡,他環視了台下,發現一雙雙狐疑的眼神,一張張迷茫的神情。他知道,由於這些人對華夏史的陌生,導致對華夏醫學的無知。這不能怨人家,這都是華夏百多年來,閉門鎖國造成的惡果。

想解決這些曆史隔閡,還需要時間,需要國際交流,需要相互的學習。

他繼續講道:我知道大家聽的雲三霧,不知所以。但請大家不要著急,耐心聽下去,關於曆史短板的問題,如果感興趣,大家課後可以搜集華夏曆史記載。這些疑慮也就會迎刃而解了。接下來,我給大家再說說中醫解決神經疾病的方式方法。

華夏黃帝內經裡麵有《素問》與《靈樞》,這是最早最早的一部經典著作。這部書用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論述了人體生理疾病防治,奠定了中醫的理論基礎。其陰陽五行臟象經絡營衛氣血等學說,組成了華夏醫學的理論體係,也是精神病學的理論基礎。

在《靈樞·癲狂篇》中,對癲狂的論述提出臟腑功能與精神活動的理論學說,並指出證治針藥等理論根據和治療原則。是華夏最早的精神病學的專篇論著。《內經》與《難經》同被公認為先秦時代的兩大醫學書籍,也是中醫理論最古老的史籍淵源,講究陰陽二界和五行學說。《難經》沿用《內經》的分類,並提出:“重陽則狂,重陰則癲”的看法,為區彆癲與狂提供了根據。

華夏人講究身體受之於父母,就是死亡不能缺少部件,否則,視為不孝,會受大家嫌棄的。於是,和西醫的解剖學不同,中醫是探測學。主要結合病人的脈絡反饋,感應判斷出病源,病理,從而達到標本兼治。

中醫發展,到了秦漢時期,也就是公元前220~公元265年。華夏漢朝時期是醫學發展的最高峰,醫學大家張仲景的兩本名著《傷寒雜病論》及《金匱要略》,裡麵極其注重臨床變化,是最早出現精神官能症藥物治療法的書籍。

自漢朝後,中國傳統醫學之精神病學理論與臨床始趨於完備。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對熱病發狂記述頗多,對熱病或傳染病所致的精神紊亂描述甚細致對治療和預後也有詳細的記載。

講到這裡,他又環視了現場,聽到了現場的竊竊私語,他嗬嗬一笑,接著說道:“剛才講述了,神經學的發展,也許大家都很疑惑,都認為我是紙上談兵,不切合實際,看不著摸不到,沒有理論依據。但接下來我說幾個我的治療神經病的案例。大家結合我上麵講的,也許會有所明悟。

我們都知道,一般的精神病屬於狂躁一類的,病人神誌不清,狂妄自大,沒有自製力易怒。我遇到這類病人,無非就是用針刺療法,和“甘遂散”疏導,病情稍微重病人身體虛弱者,後期再輔助些湯藥溫養。這麼多年,從我八歲隨爺爺行醫,至今也有十一個年頭了,經我手治愈的精神病人沒有上千,也有幾百人了,到今天為止,沒有一例複發病,都完全康複了。

台下轟然,八歲就開始行醫,剛神經病治愈的就數百人了,哪還有其他病曆呢。太牛逼了,莫不是他在自我標榜吧?有人懷疑,就有人提出疑問?

這時候,就有一個亞裔麵孔站起身說道:“我叫崔世勇,來自高麗,請問方先生,你說的這些都能證實嗎?我高麗是醫術是亞洲曆史最悠久,技藝最高超,堪稱傳統醫學的鼻祖。你們華夏醫學也是參考學習我們的醫術,才有了如今的發展。你說的那些病症,如今連我們都無法解決,難道你們華夏學習了幾年就能解決了?”

“邊塞小邦,狂妄自大!”方言嗬嗬笑著說道:“你說的也有些道理,你們解決不了就對了,因為你們隻學到了中醫的皮毛,貓不會把上樹的本領教給老虎的,更不會教給老鼠的。”

你所說的難題,幾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都已經解決了,隻不過你們拿到了書皮,沾沾自喜,不懂得虛心學習罷了!

想驗證很簡單,有這類的病人,現場我就能讓你看到高麗和華夏幾千年的差距。”

說到這裡,他微笑著對崔世勇說道:“這位崔同學,你請坐下吧。今天不是爭論中醫歸屬的課堂,有任何問題,下課你都可以找我。我相信,我能教你很多華夏醫術,絕對能讓你成為高麗第一中醫聖手。”

全場嘩然,笑聲一片,崔世勇滿臉通紅,雖然對華夏的曆史他不太了解,但高麗多少年,他很清楚,在大量曆史證據麵前,他真沒有底氣說清中醫是出自高麗國。

這時,教授席位上有人說道:“尊敬的方先生,我是“喬治”教授。請您不要誤會,我不是不相信你的學說,我正好有一個精神病人,患病已經有三十多年了,時常發作,在我們醫院已經有十幾年了,不知您能否幫忙看看,有辦法治療最好,治療不好也能給我提供些思路,就算我們共同探討如何?”

聽到“喬治”教授要方言現場治療幾十年的老神經病患者,現場的思雨,緊張的手心裡都捏出了汗。關切的望著方言,心疼著自己的那尊神。

聽話聽音,方言感覺到“喬治”教授是沒有惡意的,他嗬嗬一笑說道:“沒問題,治病救人,這是我們做醫生的職責,也沒有必要客套。不知病人在哪裡,是否能到現場,如果不方便過來,下課我們就過去治療。”

思雨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裡了,她心裡埋怨起方言;不應該讓病人到現場過來,下課過去治療,治好治不好,至少影響範圍不廣。

聽到方言毫不猶豫就答應下來,現場有很多看戲不嫌事大的學生,自告奮勇前去請病人了。看到數位同學出去請病人了,全場沸騰起來,有讚賞的聲音,也有歎息之聲…

“艾布特”院長側眼看了看“喬治”教授一眼,心裡很是不高興。“安迪”和“肖恩”坐在下麵竊竊私語討論著什麼,片刻後“安迪”陰鬱的臉上也有了些許光彩。

方言審視著全場,對大家的表情都有所掌握,此時此刻,他心裡暖暖的,在異國他鄉,還有這麼多人在為自己擔憂,就證明他們沒有把自己當異類,至少他們對自己沒有抵觸之意。

看到這裡,他再次說道:“諸位,今天我就用千年前的老手法,為這個病人診療。這個手法就叫“奪命十三針”,是我華夏老祖宗扁鵲創立的。

借現在還有些時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位老祖宗。扁鵲年輕時師從長桑君學醫,儘得其傳,善於診斷,尤精於望診和脈診。史載其以望診判斷齊桓侯病症,由淺入深,並預言其預後不佳,齊侯因拒絕接受診治,果然不起。又曾從脈象判斷虢太子之“屍蹶證”為假死,並據此以針熨諸法而救活…”

方言話音剛落,有人直接大聲叫道:“華夏的銀針這太神奇了!”隨後,現場出現了稀稀拉拉的掌聲,接著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就在這個時候,會場門開了,幾個人推著一個輪椅,輪椅上坐著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嫗,雙腿雙手被綁在輪椅上,嘴上纏著一圈繃帶。兩隻眼睛咕嚕嚕的亂轉,身子不停的扭捏著。

學生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