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中樞》全本免費閱讀
這一天,蓋特康比公園公爵府裡張燈結彩,一派節日的氣氛。
“傑頓”公爵和夫人穿著節日的聖裝,站在府門口翹首以盼。身後站著十幾個頭戴黑熊皮帽子的禮兵。他們身穿常禮服,右肩上佩戴紅色的飾銜,腰係薩姆·布朗腰帶,顯示著他們的戰功赫赫。
遠遠的看到兩輛禮賓車,緩緩駛向府門口,在距離公爵夫婦三米開外停了下來。一個身穿黑色燕尾服,頭戴黑色紳士帽的隨從急忙跑上來開門,公爵急忙抬手阻止了,就見他們夫婦二人親自走上前來,為方言打開了車門,並行了最尊貴的“點頭禮”,公爵夫人則向方言行了個尊貴的“屈膝禮”。
麵對如此的禮遇,方言有些詫異。他了解中世紀這些皇家貴族,一個個頭昂在天上,一副的不可一世。這樣的禮遇在平階層都算奢侈,如今對自己一個外人,用這樣的禮遇,不會隻是為了感謝吧!他急忙以國禮還之,微笑著說道:“公爵大人,客氣了,方某受寵若驚。”
“傑頓”公爵再次點頭施禮,麵帶感激之色的說道:“方先生醫術高明,人品貴重,這樣的禮節有點怠慢了,還請方先生見諒!”
方言也沒有再客套,就和公爵夫人見禮,又把思雨介紹給他們。
聽說思雨是方言的未婚妻,公爵夫人“索菲亞”非常熱情,拉著思雨的手,頻頻示好,搞得詩雨有點手腳無措了。
公爵又和“喬治”教授見禮問候,在儀仗隊的管樂聲中,方言第一次走進了皇室公府。
公爵府內,碧樹環繞,鮮花綻放。巍峨樓台屹立,寬敞走廊潔淨,綠草如茵。
隨著“傑頓”公爵邁進廳堂,建築之寬敞高大,堪稱氣派,歐式古典家具典雅且顯貴氣,仿佛訴說著往日的榮光。
傑頓一路走著,對方言介紹著府邸的環境。方言津津有味地聽著,他被這座府邸的宏偉和莊嚴所震撼,同時也感受到了傑頓家族的榮耀和曆史。
傑頓公爵孜孜不倦地講述著這座府邸的故事,每一個細節都銘刻在他的心中。他告訴方言,這座府邸曾經是一位偉大的國王的住所,它見證了這個國家的興衰和榮辱。在這裡,曾經舉辦過無數次盛大的宴會和慶典,也經曆過無數次戰爭和災難。但是,無論經曆了多少風雨,這座府邸依然屹立不倒,成為了這個國家的象征和驕傲。
方言非常感歎,被這榮耀背後的故事所折服。政權都更迭多次了,一個府邸能流傳數百年而不倒,這得需要這個民族多大的包容啊!
傑頓公爵的聲音中充滿了自豪和感慨,他仿佛置身於曆史的長河之中,親眼目睹了這座府邸的輝煌和滄桑。方言也被他的情緒所感染,他開始明白,這座府邸不僅僅是一座建築,更是一段曆史和文化的傳承。
他們走過了一個又一個房間,每一個房間都有著獨特的風格和裝飾。傑頓公爵告訴方言,這些房間都是按照不同的時代和風格建造的,它們見證了這個國家的文化和藝術的發展,感受到了這個國家的文化底蘊和曆史積澱。在這裡,方言看到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和藝術品,他被一件龜型青銅器所吸引,駐足細細的品鑒了起來…
“方先生對青銅器有研究?”“傑頓”若有興趣的問道。
方言沒有立刻回答他這一問題,卻若有所思的問道:“公爵了解它的曆史嗎?”
“傑頓”稍做思考,自信的說道:“此乃天竺神龜,是皇家祭祀用品。”
此器皿喚做“九州鼇”,來自華夏。是華夏四千年前,夏朝皇家用來祭祀器皿。鼇有九頭,形狀奇特,獨特的造型,並且篆刻有密密麻麻的銘文,公爵殿下,不知您想知道這隻鼇龜,背後的故事嗎?
“傑頓”非常的驚喜,這隻龜型銅器在這裡已經放了上百年的時間了,期間來過很多國家的權貴專家,沒有一個能說出這隻龜的往事和來曆。
看著方言深邃而自信的眸子,“傑頓”興奮的說道:“沒想到方先生對文物也有研究,這太讓人意外了,本爵非常想知道這隻龜的來曆。還請方先生賜教。”
方言微微一笑,謙虛的說道:“研究不好說,略有所知。既然公爵殿下有興趣,那我就說說吧。”
於是,方言繪聲繪色的講述了九首鼇的故事;“那是夏朝初年,天下洪水肆虐,民不聊生。有個叫大禹官吏奉命治水,經過數年的辛勤努力,終於成功疏導了洪水,讓人民重獲安寧。大禹決定將天下劃分為九州,並設立州牧來管理。
這九州分彆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每個州都有其獨特的地理特點和文化特色,大禹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因地製宜地設立了州牧,讓他們負責各自州的事務,確保社會的和諧穩定。
在九州劃定之後,夏朝的實力逐漸增強,國家日益繁榮。夏啟作為夏朝的第二任君主,為了鞏固統治和彰顯夏朝的權威,決定鑄造九鼎。他命令九州牧各自貢獻青銅,以象征九州的團結和統一。隨後就鑄造出了“九首鼇”,象征著九州歸一,鎮壓著華夏氣運。
詫異!…驚歎!
片刻後,“傑頓”恭敬的說道:“方先生,你講的故事太感人了,既然這是華夏的神器,為何能在英吉利沉睡百年呢?”
這話問的妙啊,不就是說我華夏沒人嗎,說我炎黃子孫不孝嗎。方言淡淡的一笑,沉痛的說道:“世界之大,不缺強盜,也少不了內奸國賊。
十九世紀末,華夏遭遇了千年來最大的一次國難,外邦聯合群毆華夏。導致京城淪陷,皇宮被破,數以萬計的國寶流落海外。昏庸無能的清政府,被迫簽訂了許多不平等的條約。從此,華夏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空前沉痛的災難。
如今,海外很多藝術機構都收藏有華夏古代的青銅器,有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雜器等種類,這些器物大部分都是近代從國內流亡海外的。然而,隨著近代華夏國門被打開,外國人蜂擁而至,大肆搜羅、買賣華夏各類珍貴文物,致使文物開始大量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