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汽車的轟鳴聲,村民們都紛紛站在二樓陽台上觀看,有幾個老大爺走出了大門,順著水泥路看了過來。
見驚動了村民,方言對梁榮光和張躍說道:“車隊就停在路邊,你們都上車等一會,我在村裡走一走看一看。樣這的生活,就是我小時候夢寐以求的生活,我想親身體驗一下,還望兩位大哥多多擔待。”
梁榮光和張躍相視一笑,遞過一把傘,張敏嗬嗬笑著說道:“你就儘情的體驗吧,我們今天的任務就是陪你看看家鄉的變化。”
蘇穎盈見方言要步行過去,急忙從車裡下來,開心的跑了過來,鑽進方言的傘下麵。
門口出來的村民越來越多,方言撐著傘帶著蘇穎盈,慢慢的向前走著。
村民中有人認出是方言,就聽一個老大爺驚喜的喊道:“是言娃子,是言娃子回來了!”
刹那間,居民區沸騰了,就聽到大鐵門,咣當…咣當的響個不停,不一會水泥路上站滿了人。
人群快速的向方言兩人移動,老遠就看見老支書被人攙扶著,走在隊伍的最中間,旁邊有幾個老大爺老大媽,不停的絮叨著什麼。幾個年輕後生冒著瀝瀝細雨,腳步輕快的迎上了方言兩人。
有點麵熟,但都叫不上名字。方言不認識人家,不代表人家不認識方言。一個年齡有二十幾歲的後生,率先走到方言麵前,回過頭對著後麵的人群,驚喜的叫道:“三爺爺,真是小言,小言回來看我們來了。”
接著,他向方言伸出兩隻手,熱情的說道:“方言,歡迎你回家!我是張柱子呀,咱們小學同過一個班的,“板子專業戶”,你忘了嗎?”
張柱子,方言真沒印象了,但是,“板子專業戶”,方言能沒有印象嗎,個頭最大學習最差,每天不挨老師幾板子,自己心裡不踏實,老師心裡也不甘。
方言哈哈大笑,把傘遞給蘇姐,雙手握住張柱子的大粗手,使勁的搖晃起來。張柱子開心的咧著大嘴笑道:“你是咱們班最有出息的,兩步就跳到初中了,我們大家都佩服你,也都很感激你,都盼著再能見到你,今天終於如願了。”
看著身邊幾個都麵熟,方言知道,這群家夥應該就是小學一年級時,老師眼裡得落後分子,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一群貨。
方言一一和他們握手寒暄。一個小女生羞澀的握了握方言的手,開心的說道:“我是甘紅蓮,咱倆坐同桌,我天天抄你作業,替你打掃衛生的那個,你還記得嗎?”
這種糗事被爆料出來,蘇穎盈一臉的詫異。方言開心的說道:“咋能不記得,你每天從家裡偷煮雞蛋給我吃,這事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一群人正笑鬨著,一群老人終於走了上來。就聽老支書叫道:“大柱子,你個混球,言娃子剛回來,還不趕緊請到屋裡坐。”
一聽三爺爺的怒斥,大柱子尷尬的說道:“我們見到小言,一高興都忘了。”
方言趕緊上前扶住老支書,轉身又和鄉親們問好。笑著說道:“好幾年沒有淋到雨家裡的雨水了,真舒服!三爺爺,您老身體還好嗎?”
在一群絮絮叨叨,熙熙攘攘聲中,方言走進了老支書的家。乾淨整潔的門廳,小院子裡,花紅柳綠,一片祥和安樂的景象。
進入一層客廳,寬敞明亮,木條沙發木製茶幾,擦的一塵不染。冰箱彩電一應俱全。廚房裡通上了沼氣,乾淨方便。
蘇穎盈在幾個女孩的引領下,上了二樓參觀去了,鄉親們陪著坐在客廳裡,院子裡還站著很多鄉親,他們都是聞訊來看長嶺的大恩人的。
現任支書和村主任都過來了,熱情的為方言介紹著長嶺村的變化,訴說著鄉親們對言娃子的感念之情…
交談中,方言了解到,如今村養殖場,大小生豬七千多頭,蛋雞三萬多隻。奶牛五百多頭。村辦工廠每天加工的肉食品,蛋製品,奶製品,銷往雲都等各大小超市。
聽到這個數字,方言心裡很是疑惑,就憑村裡的實力,能做這麼大的規模?
新支書剛介紹完,方言驚喜的說道:“村裡哪來的這麼多錢,建設這種現代化的配套設施?”
聽方言的疑問,幾位村領導都看向了老支書,老支書點點頭說道:“你幫助省裡破獲了那麼大的腐敗黑案,省委書記調研時,要求省委拿出一千五百萬贓款,獎勵和支持長嶺村建工廠,蓋村民屬樓,最後剩餘了一百多萬,我們又添了些,搞了個奶牛場。
言娃子,村裡大半個家業,都是你掙來的,我們大家都感謝你呀!”
聽到這裡,方言心裡也是熱乎乎的,康書記是個有情有義,知恩圖報的人。
自己一怒之下,掀開了盤踞晨陽縣腐敗黑勢力,為巴省政壇肅清了腐敗,又為各級政府敲響了警鐘,為省財政增添了幾個億的不義之財。省裡拿出個零頭,補貼受害最嚴重的長嶺村,於情於理都說的過去,也給了自己一個大人情。
方言嗬嗬笑著,點著頭說道:“三爺爺,話不能這麼說,我是做了點事,但是,最大的功勞還是咱們村裡人爭氣,能把企業搞的紅紅火火,即給國家增加稅收,有解決了大家的實際問題,這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村裡人永遠記住我們被人欺負原因,就是窮。如今我們富裕了,要感念社會,感念政府,屏蔽私心,永遠選出我們最有能力的掌舵人,把企業越做越大。”
話音沒落,就聽見院子裡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接下來,方言在村領導的帶領下,參觀了養殖場,加工廠,冷庫等。
回到老支書家,飯菜都已經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