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大侄子的話,老爺子心情非常激動,如果“一號”能重視此事,大事定了,他殷切的望著方言。
方言稍一思考,恭敬的說道:“大伯費心了,能與“一號”見麵,小侄求之不得,請大伯安排就是,小侄恭候佳音。”
方言的態度,方懷邦非常滿意。他欣賞的點點頭,再次說道:“全世界華裔打斷骨頭連著筋,南域有了國家的支持,隻要家裡不放棄,南域就是我們華夏的一部分。
隻要你們在國際上運作得當,大陸也會受益匪淺。南域想要穩穩的立足於世界,不被彆有用心者惦記,隻有依靠祖國才是明智之舉。有了大陸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南域不想崛起都難…”
大伯的話再明白不過了,方言點點頭說道:“大伯說的極是,南域不獨立,就是個爛攤子。這根雞肋我不吃,也不會讓你得逞,數十萬華裔隻能苦苦煎熬,祖國有心而力不足。
在南域成為一個主權國家之後,它擁有獨立的發展理念和外交政策,決定與哪些國家建立親密關係和開展貿易往來,他國無法乾涉。隻要我國保持理智,南域便成為華夏融入國際舞台的一枚楔子,一座橋頭堡,一片緩衝地帶,以及一支和諧劑。這一原則將成為南域對外的基本國策,並載入憲法,是一條不可觸碰的紅線,曆代執政者皆無權更改,是一條堅定不移的鐵律。
方域的言論,猶如一股振奮人心的力量,使在場的方家核心成員信心滿滿,情緒激昂。
方懷恩隨後表示:“方言的考慮周詳,令我深感欣慰。南域的科技崛起不僅有助於減少我國與世界的直接衝突,還將促進諸多技術合作,為華夏的崛起注入能量。
我認為,與南域的雙邊關係將會成為一條基本國策,會被永遠的執行下去。”
方懷恩話音剛落,方懷域接著說道:“大侄子是個天才,你有帝王之機遇,而不貪帝王之權利,一心為華夏民族的生存而考慮,這一點難能可貴,小叔我由衷的佩服。
隻要南域基礎穩當了,我們的海軍輻射範圍也會慢慢擴展,誰想覬覦南域,他得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
隻要是有利於華夏民族的事,你就放手去做,十幾兆同胞就是你們的後盾,數百萬軍隊為你們保駕護航…”
聽著兒孫們的議論,老爺子老懷大慰,他點著頭說道:“南域起,方家安!告誡子孫後代,不要貪戀權力,致力於民族崛起事務,把民族生存當己任。”
談及此處,他喝了口茶水,隨後闡述:“言兒,你小叔的觀點正確,你堪稱千年難得的英才,華夏民族的崛起就寄托在你們這一代人的肩上。爺爺充滿期待,堅信你將榮登華夏最卓越人物的史冊。”
爺幾個談完話,方言被姑姑和嬸嬸帶到自己的房間,這是一個大套間,酒店式的標準裝修,窗明幾亮,打掃的一塵不染。
他很幸福,左看看右瞧瞧。心裡也很感慨;顛簸飄零十幾年,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他心裡的激動難以言表。
看著方言激動的樣子,姑姑和嬸嬸心裡很酸楚。由此可見,這孩子些許年的不容易,和家裡這幾個子侄相比,這孩子的懂事和知足,她們很是喜歡。
嬸嬸心疼的說道:“以後這裡就是你的家,我和你大伯就是你的父母,你也是這個家的主人,再不能把自己當客人了。你的幾個哥哥姐姐,誰要是敢欺負你,你告訴嬸嬸,我饒不了他們。”
嬸嬸的話音剛落,就聽見小表妹說道:“舅媽,言哥哥不欺負他們就不錯了,她們說,哥哥很厲害的,一群兵王們都被他踩在腳下。”
這話說的,讓方言哭笑不得,嬸嬸和姑姑聽了先是一愣,隨後哈哈大笑。就聽姑姑說道:“我也聽說了,京都傳聞,有個叫方言的,專門收拾那些做壞事的小混蛋,他們叫你“衙內殺手”。劉家那個小畜生是被你收拾的,如今還是個半殘廢,是不是這樣?”
嬸嬸吃驚的望著侄子,一臉的擔心。
見自己的老底都被姑姑娘倆掀翻了,方言也沒有隱瞞的必要。他不好意思的點點頭,尷尬的說道:“那是他們太壞了,碰上了,侄兒也隻能為民除害了。”
嬸嬸手捂著胸口,一臉的後怕,心有餘悸的說道:“你個傻孩子,劉家勢力不小,你那時候還沒有回家,出點事,家裡都幫不上忙。有句話說;君子不立危牆,以後做啥事先考慮自己的安危再說。”
姑姑嗬嗬笑著,接口說道:“嫂子,你不知道,這就是方家人的血氣,我身上也有。言兒做的對,京都有些人家太嬌慣孩子了,有些孩子出來仗著父輩的權勢,欺男霸女,無惡不作。讓他們以後都收斂收斂,管好家裡的狗崽子,否則,劉家就是下場。”
嬸嬸點點頭說道:“那些人太可惡了,受到什麼樣的懲罰都不為過。我就是個母親,也管不了那麼多,隻要我們家孩子沒事就好。”
聽著姑姑嬸嬸的對話,方言心裡既感動又幸福。一時也沒話說,隻能嗬嗬的傻笑著。小表妹旁敲側擊,終於證實了哥哥的厲害不是傳說,開心的手舞足蹈,摟住方言的胳膊使勁的搖著。
接著就聽嬸嬸說道:“明天祭拜你奶奶和你爸媽,我和姑姑陪你去,我也想和我那可憐的妹妹說幾句話。
言兒,你知道嗎,當年我家也不是什麼高門大戶,是個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我和你大伯在一起,你爺爺奶奶沒有嫌棄我家出身低微。你媽媽的事都是曆史環境導致的,嬸嬸想請你放下心裡的芥蒂,全心全意融入到這個家裡來。
你爺爺為這事,背負了十幾年的負擔,都這麼多年過去了,也該放下了。孩子,你明白嬸嬸的意思嗎?”
方言長舒了一口氣,感激的看著嬸嬸說道:“嬸嬸姑姑你們放心,我知道該怎麼做,我一定會讓爺爺過個幸福長壽的晚年。”
方言的奶奶是老革命,被安葬革命陵園,方言的爸爸是戰鬥英雄,死不見屍,衣冠塚安葬在母親的腳下,後來他的母親也被爺爺遷葬在爸爸身旁。
這天一大早,方言早早起來,一家人吃了早餐,大伯們身份特殊,都去上班了。嬸嬸和姑姑準備好了祭奠用品,爺爺帶著家裡人,坐車向革命陵園駛去。
革命陵園位於西山深處,花卉遍地,綠樹成蔭,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氣息。這裡是一座具有深厚曆史底蘊的陵園,安葬著一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