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以後我就是投資人了(2 / 2)

異界大文豪 雨說風聽 5686 字 2024-08-17

“好家夥,我們這是要上大課嗎”

任遊坐到任一生旁邊吐槽了起來,他沒有想到自己請假出來還能感受到在學校上大課的感覺。然而任一生根本沒有搭理他畢竟他隻是一個高中生,並沒有經曆過這種情況,不過這種情況之前在華氏也有過。

就在他倆嗶嗶賴賴的時候,小曹製墨課堂已經開課了。

(北魏賈思勰著《齊民要術》)根據最早記述製墨的方法。

即:“ 用上好煙搗細,過篩;一斤煙末和上五兩好膠,浸在梣樹皮汁中,再加五個雞蛋白,又將一兩朱砂, 二兩犀香搗細和入,放入鐵臼,搗三萬下。每錠墨不超過二三兩,寧可小,不可大”。

根據(明代宋應星著的《天工開物》一書卷十六《丹青》篇的《墨》章)古文對用油煙、鬆煙製墨的方法有詳細的敘述。墨煙的原料包括桐油、菜油、豆油、豬油、和鬆木;其中以鬆木占十分之九,其餘占十分之一。

從製成煙料到最後完成出品,其中還要經過入膠、和劑、蒸杵等多道工序,並有一個模壓成形的過程。墨模的雕刻就是-一項重要的工序,也是一個藝術性的創造過程。墨之造型大致有方、長方、圓、橢圓、不規則形等。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六塊組成,圓形或偶像形墨模則隻需四板或二板合成。內置墨劑,緊緊合起錘砸成品。款識大多刻於側麵,以便於重複使用墨模時,容易更換。墨的外表形式多樣,可分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邊墨。

小曹也不在意是否有人會聽不懂,並且他們這麼做很大程度都是做樣子的,他們要做的隻不過是為了讓看的人有一個基本的概念認知,並且顧客買東西他需要對自己的產品有充分認知。

然後就是接下來要講的就是古代的具體製作方法。

首先就是燒油取煙法據(宋沈括發明用石油煙製墨:《夢溪筆談》 卷二十四)記載

“ 延州境內出產石油,色如黑漆,燃燒後產生濃煙,帳篷沾上變黑;我掃取一些石油煙製墨,墨色又黑又亮,勝於鬆煙墨;於是大做起來,墨上刻以“ 延州石液”字樣。這種墨將來必定大行於世,因為石油產於地下,源源不儘,不像鬆樹,終有一天被采伐殆儘;

有(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引蘇東坡詩《歐陽季默以油煙墨二丸見餉各長寸許戲作小詩》雲)詩雲

“書窗拾輕煤,拂帳掃餘馥。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玉”,說的是掃燈煙製墨。

有((宋)趙彥衛《雲麓漫鈔》)文字記載燒桐油製墨法

“ 邇來墨工以水槽盛水,中列盆碗,燃以桐油,上覆以一碗,專人掃媒,和以牛膠,揉成之,其法甚快便,謂之油煙。或訝其太堅,少以鬆節油或漆油同取媒,尤佳。

據(明《天工開物》)不明文字記載的燒油取煙法:

將桐油、清油或豬油放入油燈中點燃,油燈上方有鐵蓋收集油煙。每一位熟練的工人可以掌管200盞油燈,動作要敏捷,否則油煙過老。然後用鵝毛刷輕輕將鐵蓋表明層的油煙刷入紙片.上,這是上等油煙,造出的墨精美有光澤。鐵蓋裡層油煙,必須用力刮下的是次等油煙。每斤油可刮取約一二兩上等油煙。

燒鬆木取煙法

可以在地上搭長十幾丈(長的竹棚,用紙和草席密封,竹棚和地麵連接處,用泥土密封。竹棚上每隔一段開-個煙孔,竹棚內用磚鋪通煙道。

斬取鬆木必須將鬆樹乾底部鑽洞,點火烤樹乾,讓鬆香流淨,即便殘留一點鬆香燒出的鬆煙,質量不好。

將鬆木斬塊堆入竹棚,從竹棚前端點火,連燒幾天,鬆煙從竹棚前端向竹棚後端彌漫,待冷卻後便可以入竹棚刮取鬆煙。從竹棚後段刮取的鬆煙叫清煙質量最好,供優質墨料,中段刮取的是二等鬆煙,叫“混煙”,用做普通墨;前段刮取的鬆煙叫“煙子” ,供印刷用。

小曹說到這裡嗓子有些受不了然後拿起水喝了起來,然後示意老曹來繼續講。但是老曹表示他不會弄這玩意(ppt)。因此小曹隻能繼續開講。

接下來就是墨煙的處理。

(明代)文獻中通用的有兩個方法:

第一個是篩選法:

用細絹篩將油煙或鬆煙篩選出細淨均勻的墨煙。

然後就是沉澱法:

油煙或鬆煙放入水池中,久浸沉澱,上層細而勻是精料。

後麵的步驟不用細講,有個概念就行,反正明天實操的時候會具體的講。

製墨的配料各家不同,常常秘而不宣。通常包括雞蛋白、魚皮膠、牛皮膠和各種香料、藥材如丁香、紫草、秦皮、蘇木、白檀、蘇合香、珍珠等。各種配料有一千種以.上。

將煙料和配料和成煙料團,放入鐵臼中搗練三萬次,或用鐵錘錘擊煙料團一萬次成為墨團。

將墨團分成小塊放入銅模或木頭模中,壓成墨錠。墨錠形狀有: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半月形、圓柱形、鳥獸型等;圖案有彌,勒佛、十二生肖、鬆、鳳、鶴、魚、鳥、花等。

小曹說完直接讓眾人開飯了,畢竟這些人一個兩個聽得都要睡著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