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李悅恢複的很順利,隻在醫院裡待了三天,就收拾收拾準備出院了。
婆婆楊槐花收拾好了東西,猶豫的問李悅:“小悅啊!咱出院之後,你和娃兒是回咱家坐月子呢?還是去皂君廟住娘家?”
李悅看著明顯有些局促的婆婆,笑著說道:“娘,要不我先回咱家吧!在咱家住段日子之後,我再去住娘家,
不過我回去之後,你就不能不管快餐店的事情了,白天讓奶奶幫我看孩子,晚上讓玉民忙活就行。”
“欸~,好,咱回家!”
剛才還小口喘氣的楊槐花,頓時脆快的答應了下來,喜滋滋的把小墩兒包裹嚴實,把這個大孫子牢牢的抱在了懷裡。
就住院的這幾天,前來看望李悅的人就沒斷過,大姑、小姑、港島女商人、傅依若、李娟、趙美雯一幫子婦女妹子,逮住小墩兒擼個不停,楊槐花想插手抱抱自己的大孫子都得排隊。
一起來接李悅出院的李娟和表妹趙美雯有些奇怪,因為在之前李悅一直嚷嚷著要在皂君廟坐月子的,為此還跟吳菊英拌過好幾次嘴,怎麼臨時變卦了呢?
而楊槐花雖然是“想乾就乾,不乾休息”的個體戶,但其實比點卯上班的工人還不自由。
。。。。。。。。
爺爺李忠發喊了崔誌先一聲,淡淡的道:“你也是從鄉裡一路乾上來的,應該知道有些事情不到最後一刻,都不應該亂說的,
小野的事情我們都幫不上忙,那麼,就沒資格給他添亂。”
而且這還是次要的,主要是楊槐花和楊玉民都不是“閒人”。
李野是個生性涼薄的人嗎?
“誌先啊~”
夏月讀的是師範類大專,最短的是兩年製,今年確實已經畢業了。
“.”
但關鍵是崔誌先不把自己當外人,比如這次崔愛國調動工作的事情,他和大姑李明月就覺得楊玉民可以插插手、幫幫忙、賣賣力。
你辯駁吧!怎麼辯駁你也是光棍漢兒。
等到了晚上家人吃飯的時候,大姑父崔誌先忽然問李開建:“開建啊,現在伱有了外孫子了,那親孫子也有盼頭了吧?”
李野低聲對李瑩道:“你看著吧!大姑挑來挑去,挑了一個擅長鬥嘴的媳婦兒,以後熱鬨嘍!”
“我家XX跟某某大官的女兒談朋友嘞~,到時候你們找我辦事兒,沒問題。”
“.”
“.”
按理說這種事兒,現在也快瞞不住了。
李忠發這番話看似說的不輕不重,但最後半句話卻說的很清楚,你們幫不上忙,就沒資格沾便宜,老老實實一邊呆著去。
再加上隻要李野放假回家,江洪手下那支“業餘裝修隊”就會給李野拾掇房子,空調瓷磚壁紙全都給用上了,單論居住條件,已經跟幾十年後的普通住宅相差無幾。
李野買皂君廟這套院子,是“不差錢”的買法,而楊玉民買中關村的房子的時候,手裡緊緊巴巴的,又要強不好意思用彆人的錢,自然買了個成色一般的院子。
李瑩一愣,然後眯起眼睛說道:“沒事兒,我和姐姐都幫你跟她鬥!”
就中關村的條件,肯定是不如皂君廟的。
小墩兒出生七天之後,按照清水縣的習俗,娘家人要給娃娃送“祝米”,所以爺爺李忠發又帶著另一批老家的親戚來到了京城,熱熱鬨鬨的辦了一場酒席。
大姑李明月點點頭道:“對對對,就是夏月,怎麼,李野你認識她嗎?沒聽她說起過呀?”
【你們彆把我孫子玩壞了啊!】
這也難怪,縣裡一共才幾個大學生?崔愛國想娶女大學生的話,選擇餘地也就那麼一點兒。
而李野跟文樂渝的事情,李家人一直捂的很嚴實,不像很多人那樣,一旦沾上了“貴戚”,八字還沒一撇就嚷嚷的天下皆知。
所以現在李悅安排吳菊英白天去中關村,“值白班”跟自己一起照看孩子,是出乎了大多數人的預料的。
但李忠發也很清楚,自己那個孫子也不是個心胸寬闊的人,你以前瞅他不順眼,以後就彆找不自在了,他這輩子不會原諒你們的。
李開建正喝的高興呢!聽到姐夫這麼一句,便笑著道:“著啥急啊!小野還沒畢業呢!怎麼著也得過個三年兩載的吧!”
問題是大姑小姑也就算了,另外那些小年輕哪裡會看孩子啊!毛手毛腳的,純粹把小墩兒當玩具。
餐飲、運輸、銷售這些行業的個體戶,幾乎沒有休息日,就算是天上下刀子,她們也會擔心“我如果不開門,客人來了怎麼辦?”
但是隨著生活條件的普遍提升,從八十年代開始,基本上就是哪家的條件好一些,在哪家住的舒服一些,就在哪裡坐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