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伯斯愣了。
他這幾天一直跟王烈說思科公司的創新是劃時代的,但王烈根本不相信。
但是現在,竟然從一個“實習生”的嘴裡,聽到了自己最想聽的話。
錢伯斯猶豫了一番,點點頭道:“是的,我很看好。”
李野笑了,微微側頭,給傑夫使了個眼色。
於是傑夫就笑著跟錢伯斯道:“錢伯斯先生,你有沒有興趣,到思科公司擔任經理人。”
“.”
錢伯斯再次愣了一下,然後問道:“現在的經理人不是波薩克先生嗎?為什麼又要換人。”
【當然是因為彆人推薦了你呀!】
傑夫笑著解釋道:“波薩克擅長技術,而不擅長管理企業,所以我們在注資的時候就有約定,會派出一位企業經理人。”
錢伯斯緩緩點頭,陷入了沉默。
矽穀和內地不一樣,在內地,企業的創始人肯定會手握管理大權,打死也不會鬆手的。
但是在矽穀,一個企業內創始人和經理人並存是很正常的現象。
因為創始人喜歡創新,為此寧願承擔某種程度上的冒險,
而經理人恰恰相反,他們擅長管理協調一個企業,並且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不願也不會冒太大的風險。
雖然有一個人同時既是企業家又是經理人的情況,比如惠普的兩位創業者就是很好的管理者,很好的經理人。
但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一個人的素質不太容易既適合做企業家又適合做經理人,一個很好的創業者可能是非常糟糕的管理者,這也是為什麼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往往後來會被股東炒魷魚的原因之一。
而波薩克夫妻,就是這種情況。
所以傑夫在投資的時候就確定過,波薩克夫婦是大股東,但GF風投公司要另外選經理人。
錢伯斯的沉默,讓李野有些擔憂。
他不知道萬一思科公司沒有了錢伯斯,還會不會像原有的曆史軌跡那樣,達到曾經超過微軟的輝煌。
而現在的思科,並不是幾年後錢伯斯入職的思科,那時候的思科公司已經發展的不錯了。
所以錢伯斯會看上這家“小公司”嗎?
事實證明,李野的擔憂是多餘的。
因為雖然現在的思科不是幾年後的思科,但現在的錢伯斯也不是幾年後的錢伯斯,這會兒的錢伯斯也是個小人物。
錢伯斯沉默之後,認真的問道:“我想問一下,你們是怎麼對待思科的?是等它升值之後把它賣掉嗎?”
傑夫和裴文聰齊齊搖頭,但沒有說話。
錢伯斯下意識的看向了李野,因為這個“實習生”給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果然,李野平靜的說道:“我們想把思科做到全行業第一,不是燈塔第一,是全球第一,如果做不到就合作,不合作就並購。”
“.”
錢伯斯愣愣的看著李野,完全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實習生會把話說到了自己的心坎裡。
錢伯斯不懂技術,但是後來能把思科這家大規模的科技企業帶到輝煌,一是靠著敏銳地商業頭腦和高超的管理技能,二就是簡單而粗暴的策略。
他的策略,就是李野說的——做不到就合作,不合作就乾掉。
錢伯斯沉默片刻之後,舒心的笑了,這些天憋在心裡的鬱悶之氣,煙消雲散。
“那,我們可以談一下我的年薪問題了嗎?”
傑夫等人都笑了。
隻要你肯談錢,那就好辦了。
。。。。。。。。。
錢伯斯直到晚上,才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回到房間之後他就開始給同事打電話。
“湯姆,你知道思科公司嗎.你有沒有興趣了解一下?”
“傑瑞,你前幾天跟我說要離職對嗎?有沒有興趣到矽穀這邊發展.”
既然要跳槽,那當然最好帶著一個團隊跳槽,錢伯斯挖起自己公司的牆角來也是毫不手軟。
而因為王安公司CEO新老交替的原因,連續一個小時的電話打下來,錢伯斯收獲頗豐。
錢伯斯想起了種花家的一句諺語——賠了夫人又折兵,也不知道等他把一票同事拐走的時候,王烈會不會後悔這些年對他的“輕視”。
不過就在錢伯斯準備入睡的時候,剛剛返回波士頓的王烈卻打來了電話。
“約翰,我在飛機上想了一下,也許你的主意是個好主意,明天你再找波薩克夫婦或者那個傑夫談一下.”
“.”
錢伯斯沉默片刻,語氣平靜的道:“已經在談了談的不錯。”
雖然王烈改了主意,但是當老大還是當手下,錢伯斯還是分的清的。
雖然傑夫給錢伯斯開出了一個王烈永遠都無法開出的價格,但錢伯斯覺得有些東西,比錢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