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老丁,名叫丁誌文,今年已經五十有八了,是個剛剛晉了副科長,準備等著退休的老油條。
“對不起啊師傅,我應該叫你丁科長的。”
李野連忙道歉,雖然丁誌文這個副科是標準的“終生苦勞成就獎”,但副科就是副科,彆拿人家不當乾部。
所以李野還是要道個歉的,這是基本的職場禮貌。
但是丁誌文看了看李野,卻彆有意味的道:“你彆叫我丁科長,叫了之後我不習慣,彆人也會不習慣。”
“.”
李野緩緩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
現在科裡沒有正式的老大,那麼從理論上講吳科長吳慶義和丁師傅丁誌文,都有可能往前一步成為“科室老大”。
當然了,丁誌文的機會肯定是非常的小。
而等到吳副科長升了之後,大概率會再升一個副科長,李野跟小嶽、小鄭還有隔壁辦公室的幾個中青年同事是平等的競爭關係。
“平等競爭”這種事情,李野上輩子看的多了,各種段位的都見過。
就嶽玲珊和鄭捷民甚至吳慶義這種水平,李野都覺得一般般,心懷鬼胎不能顯在臉上,當老六,也是需要很高的技術素養的。
反觀幾乎是處於半退休狀態,閒得蛋疼主動帶徒弟的老丁,李野卻覺得有那麼一點兒道行。
這個老頭兒的眼神裡麵,有那麼一種光。
跟爺爺李忠發有點類似的光。
他們都是空手開局,從底層一路掙紮過來的人。
不像李野,兜裡揣著各種法寶,公平競爭不過了,直接掏出法寶亂丟亂砸。
你的棍子耍的真好欸,那嘗嘗我的AK——47吧!
。。。。。。。。
星期一的下午和星期二的上午,李野一直在看老丁給他找出來的廠史資料,對這家號稱輕型汽車全國前三的企業,有了基本的了解。
京城二汽於五五年建廠,是我國最早生產輕型汽車的企業,並且在五九年就試製出了第一輛衛星牌小轎車。
六六年的時候,在清大汽車係幾位教授和本廠工人的共同努力之下,研製成功了暢銷二十年的京城130汽車。
後來在十幾年的時間裡,京城二汽秉承著共同發展的宗旨,對全國的輕型汽車行業無私的輸出了京城130的技術,
在那個年代裡,隻要是國家的正式廠子有需要,就可以來拿走一整套京城130的生產圖紙。
在最鼎盛時期,全國有幾十家廠子受益,保定的長城汽車,都曾經生產過脫胎自京城130的130汽車。
而就在去年的時候,引進了日笨五十鈴N係列汽車技術,並且已經開始吸收、研發。
李野看完資料之後,對這家汽車製造廠收起了最後的一點輕視之心。
這可是輕型汽車行業全國前三的單位啊!如果在改開的大潮中好好發展,未來的成就不可限量。
而現在包括老丁在內的所有工人,也都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但是李野卻十分清楚,在未來的十幾年裡,整個的汽車行業都將麵臨大規模的改革、重組與兼並,而輕型汽車又是屬於汽車行業裡最亂的一部分。
整個內地大約有120家汽車生產廠,做輕型汽車的廠子就有60多家,最終大部分注定了會被同行卷死。
而這其中最大的關鍵,就是一個字——錢。
李野在看到引進了日笨五十鈴N係列汽車技術情況的時候,問了丁誌文新車型研發的情況。
丁誌文說的不怎麼詳細,但總的來說是“吸納部分技術,儘快研發成功。”
這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是在國內,這種“折中”的研發方案,大概率是因為資金不足。
也就是說,京城輕汽還是缺錢。
而他李野,恰恰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