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拂麵,碧波蕩漾,陽光斜射湖麵,星光閃閃。
這是齊國西南部的一個大湖,占地數千裡,因湖形似圓月,取名月亮湖。拗口,改為月湖。
距離湖邊約一裡的地方有幾排稀疏的竹林,竹林後麵是幾排木屋。木屋共有十多幢。
辰時,各家已經起床準備早飯,不一會兒,各種咒罵聲,小孩的哭叫聲充斥著這個寧靜的小山村。小山村有十五戶人家,人口約八九十。小山村是有由百年前逃避戰爭的難民組成,由趙、齊、王、吳、秦、李等幾個姓氏組成。剛來時,村莊沒有名字,隨著與周圍環境的熟悉。在離這個村莊三十裡的地方有一個上溝村,於是這個小村莊的人們就自發的叫這個村莊為下溝村並保留了下來。
下溝村由於姓氏眾多,沒有一個大姓家族,所以平時有事時,大家都互相幫襯,鄰裡之間也相對和睦。
秦義是秦虎的第五個孩子,上麵四個哥哥一個姐姐。今年八歲半了,平時頑皮得很,昨天玩得晚,今早又被母親孫芹給掀開被窩,一頓啪啪聲叫起床來。
大哥秦富已經成家另過,大嫂劉氏是上溝村劉木匠家的。二姐秦蘭嫁到雲峰鎮吳家食鋪的老二做媳婦。二哥秦貴十七歲今年初剛送到劉木匠家跟著學習木匠手藝。三哥秦仁十三歲已經可以幫著父母做一些農活打雜之類的。最小的秦義屬於一天不著家,天天在湖邊山林中晃蕩,與村裡同年紀的孩子早上在湖邊玩泥巴,下午在山坡上捉螞蚱。直到父母喊吃晚飯才回來。
下溝村建在靠湖邊小山坡上,周圍全是丘陵。直到逃難來的祖先開始慢慢改造著山林。現在村莊右邊靠湖邊的地方開荒出來四五十畝的梯田,種一些稻米,而更遠的山坡上就種一些高梁,黍米之類的耐旱作物。
全村都是農戶,有幾家深冬的時候兼做獵戶。雖然挨著大湖,但全村沒有一人會編漁網,更彆提漁船之類的高級貨了。平時嘴饞了,就做個竹子釣杆,挖條地龍穿在用麻線做的漁線上釣魚吃。
整村的人都過得比較清苦,當然比戰亂時分好得多了。
這天天氣比較炎熱,秦義又約了幾個小夥伴到湖邊去玩耍。在靠近梯田不遠處湖邊,有一個村裡人修的石台階,方便村裡人洗衣服及挑水。
在台階往右順著湖邊有二三十丈長的亂石灘,秦義就帶著幾人在翻石頭找螃蟹。找到的螃蟹也不吃掉,就是為了炫耀然後扔在湖裡。
已經快要到頭了,今天還一無所獲。秦義急了起來,如果沒找到東西的話,這將對他的威信有所打擊,小夥伴們會對他的‘大哥’身份有所懷疑。
漸漸的往深水裡麵走,翻開一個大石頭,還是沒找到螃蟹。身上的褲子也完全濕掉了。秦義也沒在意,反正幾乎每天衣服都弄得很臟。繼續往前走,突然感覺腳下踩著什麼東西了。
俯下身,用手往腳底摸去,一個成年人巴掌大的蛙殼被秦義給弄了出來。
瞬間來了精神,因為聽大人說過,大的河蛙殼內有可能藏有珍珠,白色的小珠子。秦義想想就高興。
秦義不打算和小夥伴們分享這個大蛙殼,等到取出珍珠時再給他們看一眼。
在台階處把腿上和衣服上的臟泥洗了一下,趕緊往家跑去,趁父母不在家,把衣服換掉。不然又要挨母親一頓打。
換完衣服,在家門口找了一塊小石頭,輕輕的往蛙殼砸去。第一下不敢使勁,後麵力道加大。終於蛙殼敲爛一塊,然後順著爛掉的地方繼續敲。
過了半柱香的時間,整個蛙殼已經完全爛掉。秦義小心的在裡麵翻找,終於一個拇指粗細的珠子呈現在眼前,珠子呈灰色,上麵布滿許多的白點。
這是不是珍珠,秦義不肯定。因為大人說過珍珠是白色的,這顆珠子雖然有白點,但是離白色還差得遠。不確定的事,不能拿來炫耀,這是秦義的人生準則,要讓彆人實打實的承認自己是大哥。
珠子扔掉有點可惜,秦義在家裡翻箱倒櫃的。在父母房間裡找了一個類似於旱煙袋的東西把珠子裝進去然後藏在自己屋裡。
自己和三哥睡在一張床上,秦義就在自己睡的哪頭,翻開枕頭下麵的稻草,有一個布包著的東西。裡麵有三樣東西,一個形狀如猴麵的小石頭,一個大螺絲殼,一個很圓的石頭再加上這個珠子,秦義有四樣寶貝了。把稻草複原又繼續玩耍去了。
村莊的夜晚很靜,吃過晚飯後不久就開始上床睡覺。秦虎和孫芹躺在床上說著事情。
“哎,前幾天給你說的,你抽空去問問?”
“這不是沒空嘛,空了再說。”
“你不抓緊,萬一彆人頂了去,看你到時候咋辦?”
“哪有哪麼快,難道吳二他不向著自己人,幫外人?”
“反正十五哪天去鎮上問問?”
“知道了,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