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則上是和讓農民自己種植的結果是一樣的,還會收獲黃縣農民的好評。
就是,額。
她娘可能又要為一筆高額支出和啊清掰扯了。
劉芸是穆府的當家主母,裡裡外外的賬本都要在她手裡過一遍。
劉芸掌管黃縣的財政大權還比較勉強,就拉了於輕語一起處理黃縣的財務。
兩人天天忙,哪裡還有爭寵吃醋的功夫,可謂是和諧得不得了。
穆清成為縣丞以後,最多提到的就是預算方案。
當劉芸和於輕語一同看到穆清提交來的一筆雇傭農民開荒支出預算後,竟異口同聲:
“這麼一大筆錢?”穆清心虛的看著自己在古代的兩個娘。
“咳咳……這都是必要支出,縣衙支出銀兩的同時也得到了糧食,這些糧食來年還可以賣更多的錢……”
劉芸唉聲歎氣,自己的女兒會賺錢也很會花錢啊,琉璃廠的收益是高,但是也禁不住這樣花啊。
穆清說完立馬溜之大吉。
自家一個娘一個姨娘,兩個娘自從不搞宅鬥以後腦子就越來越精明了
“唉。”
官田以及其他農田的開荒很快就雇傭到足夠數量的農民。
和穆清想的一樣,承擔風險從自身變成了官府後,這些農民便對新稻種接受良好。
在黃縣風風火火的開荒潮裡,流民聚居的雨順村也在開荒。
穆清單獨劃了一塊地方給流民,雨順村的村名是流民自己想的。
在天災中幸運的活下來,流民給予了新生地簡單又美好的期望。
雨順村是黃縣新增的村子,他們可不像黃縣本土農民可以補種粟種。
雨順村是響應穆清良種推廣政策最積極的一波人。
他們得開荒得拿到新的種子,這樣才有糧食。
王根接到推廣的任務後就敲鑼打鼓的通知了整個村民。
對於雨順村的村民來講無論是粟還是水稻,隻要有種子有田給他們種,他們就知足了。
於是雨順村的村民也加入了開荒大軍。
穆清要顧到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