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獨立的個體(1 / 2)

《全宗門穿到古代後我帶頭造反》全本免費閱讀

經曆過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時代,穆清看著如此多的女性勞動力被拘在家中成為家庭主婦。

這種現象是穆清不願看到的。

隨著黃縣的工廠越來越多,黃縣一萬左右的人口就有點不太夠看。

黃縣最近繼續接收了來自廣廈和安平之外的流民。

要不是從廣廈來了一批女工人。

穆清新開的造紙廠還真收不到什麼工人。

古代君主重農抑商,主要目的是防止農民都去從商而導致田地荒廢。

在穆清看來,這是當權者過於理想化的預設。

黃縣超過百分之九十的百姓都知道到工廠乾活有工錢。

但他們沒有一窩蜂的全去工廠乾活。

一家人依舊會有人留著家裡補種粟苗,打理田地。

就算是全家都去工廠做工的百姓也多數不是正式工。

百姓的想法若沒有外在因素助以改變,他們很難跳脫出原有的村子。

黃縣的百姓會覺得全家到工廠打工或者是不種田了都去打工,田裡荒廢,他們獲得不了糧食。

工廠說不定隻是一時的,縣令三年一任,一任縣令過後,誰知道縣令兒子如今縣丞辦的廠還會不會允許他們待了。

他們覺得認為家裡有田,有產出糧食,才有生活保障。

打工隻是一時的,土地才是最可靠。

百姓的觀念有時候很淳樸。

這樣對穆清現下是有好處的,畢竟如今她還不能造出大量提高種田效率的工具。

距離機械化種田的目標還很遙遠。

可是等到鐵、鋼煉製出來以後呢。

穆清打算是在兩年內實現農具落實到每家每戶的計劃。

那麼兩年或者說在利用農具高效種田後,原本需要兩人種的田隻需要一人。

黃縣百姓的觀念就不大適應了。

總之,黃縣該種田的百姓還在種田,並沒有太多人轉行。

要不是有一波來黃縣打工的廣廈百姓,工廠確實招不到足夠的人手。

廣廈來的百姓和黃縣不一樣,他們就算是補種了粟苗,沒有黃縣的土肥也沒有水渠灌溉,收成很差。

秋收結束後,隻要一交稅,家裡的糧缸就要見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