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雨順村是最早從廣廈一地遷移到黃縣生活的流民,他們是知道這些百姓是為何反的。
當時的他們就是因為糧食耗儘快要活不下去才聚集在黃縣城門企圖攻城。
或許有一絲感同身受,他們對今日看到的公告格外沉默。
穆清也知道少數百姓的心思,但穆清不能讓這股思緒在黃縣蔓延。
這個朝代固然惡劣,百姓起義,不過是順勢而為。
這波起義軍中的大多數百姓也是抱著舍生取義,臨死一搏去的。
奈何他們的領頭者並不怎麼想。
在穆清看來,這次的民亂太突然了,一時間就聚集了大量的民兵,甚至在朝廷還沒反應過來之前破城而入。
若是鬆散的流民也罷,之前廣廈流民圍城一事,朝廷從中央派兵鎮壓,民亂便不攻自破。
明顯有組織有目的將百姓聚集起來,其中領頭者不僅偷竊平民(項全)糧食未遂。
遊亦傳來的情報後,穆清安插在廣廈的其他探子也傳來了關於廣廈流民兵的不少消息。
其中一項便是這批流民兵行事毫無原則,攻破城池後,燒殺搶掠,為了搶奪糧食金錢無所不用其極。
這樣的領導者利用了流民窮途末路的心態以利自己。
穆清看不上這般行為。
於是公示處不僅有流民生亂的消息,穆清一同將其所為之事公開於眾。
所有百姓看到公告後心中都多了一把稱,天平的一端指向何處,想必每個人都的心中已有了答案。
這些謀亂的流民並不是無害的流民,他們今日會把尖刀指向普通民眾,明日,這把亦會指向黃縣。
在公告出來之時,來報名幫閒的百姓多了許多,穆清在招兵處細講了幫閒和衙役共同承擔的義務。
她沒有把生命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