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其他縣發生個什麼突發情況,穆清也得兩三天後才能知道情況。
這樣一來便削弱穆清對各縣的掌控力。
等到紡織機徹底造出來,可以試著開始造一批自行車出來。
特彆是山地自行車,在地主和權貴之中應該會有很大的市場。
不過自行車造出來的前提還得是有一條較好的官道。
否則就現在的官道水平,自行車再怎麼耐用在幾個縣之間騎個來回也夠嗆。
要想富先修路,說得不錯。
無論是穆清想要發展安平的經濟還是要加強各縣之間同安平的聯係。
修路是一定得修的。
穆清稍微一思索,關於安平府內的修路方案寥寥幾筆,躍然紙上。
還有什麼修路的材料比得上水泥的,瀝青路柏油路,找不到石油,咱們修不起。
水泥路倒是可以修一修。
水泥可以用石灰石和火山灰製成,安平沒有火山,火山灰較為難找,可以用黏土來代替。
還有一類材料就是鐵礦石。
石灰石和鐵礦石在安平都能尋到,而且由於琉璃廠和鋼鐵廠,這兩者是現成的材料。
黏土在古代使用就極為廣泛,陶還有瓷都會用黏土做材料,在安平各縣都有分布,也不怕尋不到合適的黏土。
生產水泥需要往磨碎的生料中加入適量煤粉約8.5%-11%,再放入窯內經上千度的高溫煆燒。
石灰石、鐵礦石還有鐵粉按比例磨細混合的混合物就是生料。
高溫煆燒時間至少為1400℃以上,煉鐵的溫度為1500℃,有了煤礦溫度不成問題。
最後還需要粉碎原料。
煆燒後產物為熟料,在其中加入石膏,研磨成細粉便大功告成。
研磨這一步單靠大師兄的靈力單掛就行,後續研磨的程序增多,等到科技樹再點高一些就可以造出一個錘式破碎機來替代人力。
至於水泥原料的配比,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配比大概為石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