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開民智興民權(2 / 2)

穆清不僅要開民智還要興民權。

封建主義不利於目前安平的發展。

穆清見過華國後世的社會,她更能懂得開民智和興民權意味著什麼。

在那個人人都能得到教育資源的國度之中,明辨是非、保全自身權利隻是基本。

穆清生在紅旗之下,那個國度對比這個時代,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程度上的烏托邦。

開民智興民權意味著通過開啟民眾的智慧和意識,讓他們成為獨立、自由的人,擁有與統治者平等對話和要求自身權利的能力。

這一過程不僅涉及個人精神上的成長,還包括在政治和社會層麵上實現共識政治的可能。

當然對於封建社會君主集權的時代來說,這一措施很有可能讓集中的權利土崩瓦解。

開民智興民權還涉及到社會權力的轉變,從統治者或貴族的暴猛權力轉變為溫良的權力。

李民憤憤道:

“怎麼不是壞事,黔首識字,若是天下人都能識字,那麼發布的政令便會有更多的質疑聲,而權力也不會穩固。”

穆清聽著李民的話仿佛回到了那日在大會上所聽到的那些幕僚的抗議。

她隻是笑笑:

“難道愚民就一定是正確的嗎,難道愚民就能使政權一直穩固。

那麼為何流民軍會反叛!

為何如今天馳會分崩離析!”

她的言語擲地有聲,字字直擊李民的心。

愚民不過是那些封建統治者利己的手段罷了。

封建王朝為維護統治穩定、鞏固自身權力,對民眾進行控製和限製,使人民一直處於愚昧無知的狀態之下。

這樣的人民更容易被統治者操縱和榨取利益。

愚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社會進步和民眾自由發展。

教育封閉限製言論自由這都是愚民的政策之一。

“安民比之愚民更勝。”

穆清繼續說著:

“可他們為何不選擇安民而選擇愚民,你我心中自有定數。”

愚民雖有一定的好處,但比起安民政策,他們不願意使事情複雜化便選了愚民。

李民有些失神,想著自己一手建立的軍隊如今做了他人的嫁衣,他便多了一絲苦楚。

穆清看著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