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宗門穿到古代後我帶頭造反》全本免費閱讀
“不用想了,既然這些廣廈的百姓被驅使攻城,那就全殺了。”
李民的話簡單粗暴,直接把他的想法說了出來。
其實這樣做不失為一種既快又省力的計策。
李民看向穆清,他知道穆清一向愛民。
從在安平這些天他就看出來了。
無論是以工代賑還是價格低廉的貨品,都是利民的政策。
更彆說田稅和個人所得稅,關於稅務的改革,李民見得少,安平是第一座改革的城池。
不剝削百姓還為百姓服務。
這樣好的人可以算得上仁慈之主了。
但……
“義不守財,慈不掌兵。”
李民緩緩說道:
“依《孫子兵法》所言,將有五危,其中之一就是“愛民,可煩也”。”
穆清愛民,他便會害怕穆清放心不下這些廣廈的百姓,無法當做棄子。
陳水計謀歹毒就歹毒在若是穆清不忍心射殺百姓。
隻要穆清下令清剿廣廈百姓,那麼這計也就成了。
李民緊緊盯著穆清。
諸葛懷安未開口算是默認了李民的計策。
在這些廣廈百姓被敵軍驅趕走上戰場成為肉盾那一刻起,已經不能算在普通百姓的範疇之內,而是敵軍的一員。
諸葛懷安和李民想的一樣。
來多少人殺多少就是了。
有時候心狠才能保住城池和百姓。
穆清麵對兩人的目光,其實她又何嘗不知這個道理。
驅民攻城歸根結底都等同於列車困境。
當你麵對一個無法停止的列車,前方分出兩條軌道,一條軌道上綁著一個人,另一條軌道上綁著五個人。
你會選擇讓列車繼續前行,撞死一個人,還是改變列車的軌道,撞死五個人?
道德和倫理的判斷往往不是黑白分明的。
無論怎麼選擇,你都將成為這個無辜的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