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我們圍網的時候可以用儘量大的網孔,這樣就可以放走一些小魚了。
而且如果我們不在的話,魚兒在水裡也不會有啥問題的,等到漲潮了自然就可以去彆的地方了。”王曉宇得意地揚了揚眉頭。
兩個人又商量了一番,完善了一下細節。
根據他們的回憶,類似合適的地形起碼有兩三處,都是從小島往外延伸出去的好像是一條條的水道,地勢非常平緩,很適合後期拉網作業。
這樣的設計既保證了他們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方便地進行捕撈,也保證了他們不在的時候魚兒不會被憋死。
“這下我們可就不用再為怎麼捕獲C島的魚獲發愁了!”沈佳怡開心地拍了拍手說道,“王曉宇你可真是個捕魚小能手啊!”
“哈哈那是自然!也不看看我是誰!”王曉宇得意地笑了起來,兩個人相視而笑,仿佛已經看到了滿載而歸的場景。
時間尚早,兩個人又都是行動派,一拍即合,決定立刻出門采購所需物品。
農具店就在村子裡,走路就能到,非常方便。
一進店,他們果然找到了心儀已久的三齒鐵叉,連竹竿都有,真是應有儘有。
不過,兩人考慮到帶著竹竿不太方便,便隻買了三個三齒鐵叉,其中一個作為備用。
離開農具店,他們又去了漁具店,這次,他們挑選了幾張2米高、100米長的大孔徑漁網。
這種漁網網孔大,既能讓小魚小蝦通過,又能輕鬆捕獲大魚,正好漁具店裡也有那種伸縮杆,是用來裝抄網的,他們便買了兩根,又搭配了兩個小網兜,以備不時之需。
采購完畢,回到家,沈佳怡立刻拿來了昨天采摘的那兩盞燕窩,仔細觀察了起來。
隻見燕窩呈半月形,外觀晶瑩剔透,白中透黃,燕窩內部絲絲縷縷,如同蜘蛛網一般。
仔細一瞧,還能發現不少細小的羽毛和樹枝混雜其中,這些都是燕子在築巢時留下的痕跡,也是燕窩獨特的標誌。
看著眼前的燕窩,王曉宇突然靈機一動,提議道:“要不咱們問問林瑾瑜林總,看她那邊需不需要燕窩?這種高端食材,她應該有門路。”
沈佳怡一聽也覺得有道理,便拿出手機給林瑾瑜打了個電話。
兩人先是寒暄了一番,問候了彼此的近況,然後沈佳怡便切入了正題,詢問林瑾瑜是否需要燕窩。
林瑾瑜一聽他們手上有燕窩,頓時來了興趣。
她明白這肯定是他們發現了燕窩的產地,於是便讓他們送過來看看。
如果品質好的話,她那邊正好需要,而且量大也沒問題,她有信心能夠找到更多的銷路。
掛斷電話,兩人小心翼翼地裝好燕窩,急匆匆地趕往林瑾瑜的會所。
林瑾瑜優雅地坐在會所的沙發上,她接過燕窩,仔細地觀察起來。
她輕輕地用手撫摸著燕窩,感受著它的質地和紋理。
然後,她拿起一盞燕窩,仔細地嗅了嗅,又用小勺子輕輕地刮了一點下來,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