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發現紅鰭笛鯛魚群,數量還不少呢!”王曉宇激動地說。
“啥?紅啥玩意兒?”張瑞龍顯然對魚的種類不太了解,一頭霧水地問。
王曉宇笑著解釋:“就是紅鰭笛鯛唄,本地都加紅魚,野生的一斤能賣40多呢!”
“哇塞,這麼值錢!”張瑞龍一聽就樂了,“那咱們還等什麼,趕緊撈啊!”
“彆急,這群魚雖然大,但還不夠我們用釣網捕捉的標準,得用你的拖網才行。”王曉宇解釋道。
“哈哈,沒問題!反正都在回去的路上了,這簡直就是白撿的錢啊!一網下去,怎麼也得撈個幾千斤,那就是大幾萬塊呢!”
張瑞龍越說越興奮,仿佛已經看到了滿船的魚兒和手中的鈔票。
掛斷電話後,張瑞龍瞬間忙碌了起來。
他興衝衝地找到船上的兩個船工,一臉神秘地說:“嘿,兄弟們,告訴你們個好消息,前方發現了一大群紅鰭笛鯛,咱們得趕緊準備拖網!”
兩個船工原本正輕鬆地駕駛著船隻,心裡琢磨著這趟出海任務終於要結束了,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了。
聽到張瑞龍的話,他們相視苦笑,其中一個船工打趣道:“哎,張船長,你咋這麼會壓榨人啊,本以為可以悠閒地回去了,沒想到又來活了。”
“誰說不是呢,”另一個船工接口道,“這資本家可真是可惡,但咱們打工人也沒辦法,誰讓咱們吃這碗飯呢。”
張瑞龍聽後哈哈大笑:“你們這兩個家夥,彆抱怨了,趕緊乾活吧!等捕完這批魚,我給你們加獎金!”
留下張瑞龍獨自駕駛船隻,兩個船工急匆匆地趕往船尾準備拖網。
這拖網可不是一個人就能輕鬆搞定的,需要兩個人密切配合,而且還得非常小心。
他們心裡都清楚,每年都有漁民因為不小心被漁網勾到腳而落入水中喪命的悲劇發生。
“小心點啊,彆被網纏住了。”一個船工提醒道。
“放心吧,咱倆都合作這麼多年了,不會有事的。”另一個船工回應著,手上卻絲毫不敢怠慢。
漁民的生活確實不容易,他們在船上往往不分晝夜地工作。
隻要碰到了魚情,就得立刻投入到捕撈中,這種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環境很容易讓人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