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雞冠嶺修行(1 / 2)

一氣朝陽 親吻指尖 2786 字 5個月前

趙負雲來到外麵,看到有一個鐵鉤,應當是掛銅鈴的地方。

將清心蕩魔鈴掛在那裡,一陣風吹來,淡淡銅鈴聲響在風中散開。

他極目遠眺,群山在眼,一座座的山頭在陽光之中,雲霧籠罩,幻生霞光,若隱若現。

大風吹在身上,身上的衣袍如旗一般的飛揚。

他覺得這個地方很不錯,除了沒有水,沒有人,不能夠種藥之外,一切都很好。

看著遠空和群山,看著白雲,感受著山風的呼嘯,他的心情一下子好了很多。

回到洞府之中,然後他拿出那《純陽寶典》開始看。

這一看,便看入了神,翻來複去的看,直到自己的理解在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麼新的領悟之後,這才合上了書。

而時間已經過了三天。

這《純陽寶典》之中的‘陽’字,並不是指單純的火,果然與他所想的一樣,陽是一種更加寬泛的‘陰陽’裡的陽,不僅是太陽。

而修行之時,也是需要以符籙種子攝天地之間的太陽精火入身,然後在晚上的時候,又攝太陰靈華而進行中和,讓身體不會那般的燥熱。

這功法名字雖然是《純陽寶典》,但是裡麵從頭到尾都不離陰陽。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思想,便是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陰陽合萬物生。

而又為什麼叫《純陽寶典》呢,因為這裡有一個概念,那就是陰在內,而陽在外。

有點類似於一盞燈,陽屬於那燈火,而陰則是燈裡的油,和燈盞本身。

采天地之間元氣而入身,入臟腑之中,便如不斷的添油,然後陽火不斷的壯大。

當然,這隻是基本的思想。

其中還有許多提純法力,一些特彆的觀想法,有導陽入陰的氣行圖,和由陰而又化陽的方式,在五臟之中循環生發,在他看來這才是這寶典的妙處。

這種陰陽轉化的過程,使身體內外通透,讓整個人身中的法力不是那種無根之萍,而是可以在消耗之後源源不斷的生發出來。

他直接來到了洞外,此時正是太陽當空之時。

寶典上麵有說:“日當空,陽火燥而炙,初修者不宜采服,若誤服之而身生燥熱者,當在子夜采食陰露以降之。”

“初修者,當采朝陽之火,或夕陽之火,如此,緩適之後,方可采當空之陽。”

這裡麵很多的知識,其實都是被拆分揉碎了,在下院之中也講過了。

所以他學習起來很多東西一看便明白,因為之前也是這樣修習的。

太陽當空,不宜初修者。

他又回去入定,安養心神。

《純陽寶典》之中也有安養心神之法,不僅是意識沉入符籙之中,而是觀想自己就是一團鬆散的火光,飄浮在天地之間。

天地一片幽暗,唯有自己這一團光,照耀著黑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