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磨刀霍霍(1 / 2)

在曆史的長河中,有許多名臣憑借智慧和才華在朝堂上嶄露頭角。

而大部分都是出生世家,真正的寒門子弟想要在朝堂上嶄露頭角,很難。

而當他在朝堂上嶄露頭角後,他便會成為新一代的世家,或是被世家接納,或是迎娶世家小姐。

他是一個早產兒,自幼多病,加上又和祖父同一天生日,父親給他取名宋壽,隻希望他能平平安安長大,後改名為濂。

從小體弱多病的宋濂,被風吹一吹都可能陷入昏迷,不過幸好在祖母金氏和母親陳氏的悉心照料下,得以平安長大。

儘管身體素質一般,宋濂讀書仍然非常用功,從小便有博覽群書的願望。由於家境貧寒,買不起書,於是他經常向當地的書香門第借書閱讀。

他始終秉承著“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的原則,次次都按時歸還書籍,鄉裡的人家也願意把書借給他。

每次借來書本,宋濂都會日以繼夜地抄錄。

甚至在寒冷的冬天,硯台都結冰了,手指也凍僵了,他依然筆耕不輟。

隻為了在期限內抄完,不耽誤歸還。

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

可當他滿懷信心準備赴京趕考時,卻得到了朝廷關閉科舉,改由舉薦為官。

而這,也是世家的手段。

那一年,宋濂來到了京師,看著偌大的貢院無聲地哭泣。

那一刻他感覺自己的天塌了,似乎老天爺給他開了一個玩笑。

體弱多病,再加上常年讀書,因此宋濂並無一個可以謀生的技藝。

好在他擁有一手好的書法,因此,他也能靠著自己的所學,為人寫信或者狀紙來獲取微薄的收入。

日子雖然艱苦,但好歹能夠活下去。

轉眼十幾年過去了,原本他已經打算就這樣碌碌無為過完這一生的。

可是,卻是接到了鄉裡的通知。

在得知科舉重新開啟後,宋濂第一時間是恍惚的。

因為他不知道自己如今的才學,到底還能不能高中進士,但他想試一試。

於是,他毅然決然的踏上了赴京趕考之路,背著自己的行囊,裡麵並無什麼貴重之物。

隻是一套換洗的衣物以及一些乾糧。

再次到達那個在夢中,自己無數次走進的貢院,宋濂的內心是神聖的,是激動的。

更是被陛下的那一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魚躍龍門處,金榜題名時”所震撼。

他覺得這首詩寫的就是他自己。

摸了摸自己的胡須,宋濂輕輕吹了吹紙上的墨汁。

隨後小心翼翼地將它收好,拿出乾糧準備果腹。

可是看著乾巴巴的大餅,宋濂咽了咽吐沫,隨後拿起竹筒將裡麵的僅剩的一口水一飲而儘。

他起身,準備去一旁的大缸中取些水。

原本他想著強忍著不適,少喝一點的。

可當他看清那口大缸後,竟是不自己地驚呼了一聲。

“這...這...”

一旁的侍衛看到他這副模樣,連忙噓聲製止。

宋濂小聲地問道:“敢問小哥,這是發生了何事。”

那侍衛怪異的看了眼宋濂,心想你一個須發花白的老者,叫我小哥,這...

可礙於陛下之前來訪,他也是耐心的解釋道。

“剛剛陛下來過,這些是陛下交代的。”

聽到這話,宋濂一下清醒了過來。

原來,陛下是在乎我們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