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說道:“陛下,微臣認為此舉可行,並且應該全麵推廣。”
張白圭早就想丈量全國土地了,可惜,一直沒有一個合適的契機,不管今日成與不成,起碼能說出了讓陛下知道,張白圭就覺得值了。
“陛下,微臣認為,現在百姓的賦稅太重了,而且五花八門,下麵的小吏們在收取賦稅時,甚至還會巧立名目。”
“因此,微臣認為,應該將各種賦稅合並為一種,實行“定額稅”,即按照土地的產量來確定賦稅的數量。”
秦川聽後點了點頭,心中略有思索。
這不就是前世的一條鞭法嗎。
突然秦川想到了前世一個好笑的說法,有人說當年老朱查土地用了十二年,而張居正隻用了三年就給辦完了。
所以就有人說,張居正的效率比老朱高,張居正的kpi淘汰製,比太祖的大刀闊斧更管用。
可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由於考成法對官僚存在鞭笞和淘汰,急功近利之下,必然會出現一些虛報瞞報。
畢竟,乾得好沒賞,乾不好還挨罰,那可不就是得糊弄麼。
也就是說,當時張居正得到的數據可能不是實際數據,而是存在一定的誇大。
而這種數據浮誇導致的結果是災難性的,因為他意味著一個有十畝地的農民,在官吏借你人頭糊弄張居正的鞭笞下,可能在魚鱗冊上記錄的是二十畝。
而這個農民必然要按二十畝交稅,哪怕他名下,根本沒有這麼多土地。
不過,改革隻有進行時,張居正能靠自己才智改革成功,讓帝國重新煥發生機這就是成功了。
至於人家都死了,你還怪前人出的計策不好,後人倒黴。
你怎麼不說後人無能,不能繼續將改革的路子想出新法子。
張居正哪裡能預料自己身後這麼多事,人家能搞定自己生前的事,就已經足夠受後人尊敬了。
可是秦川看了看張居正,又看了看王安石,如果你們兩個合體呢,那會不會是一個全新的形態。
“朕有個提議,白圭,此事你和王安石兩人一同商議,得到商議結果後再來與朕說,如何?”
被點名的兩人相互對視一眼,隨後都堅定的點了點頭。
“微臣,遵旨!”
將這件事結束後,秦川將目光放在了海瑞的身上。
姓名:海瑞
身份:建寧府教諭
忠誠度:90
天賦:正直(不管處於什麼境遇下都不會被世俗改變初心,剛正不阿)。
武學:無
內力:無
境界:無
“大膽海瑞,你可知罪。”
秦川突然一聲怒喝,將原本和睦的氣氛瞬間破壞,王安石和蘇軾有些懵,還不知道怎麼了。
可張白圭卻是大概猜出了什麼。
“陛下,微臣不知。”
海瑞卻是筆直的站著,拱了拱手道。
這一幕可把秦川看樂了,這難道就是“海筆架”,可秦川的表情卻是保持著一臉的怒意。
“朕問你,妄議天家之事,該當何罪。”
海瑞聽到這話,依舊是筆直的站著,麵無表情的道:“陛下,微臣隻是事實而論罷了。”
“何為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