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2 / 2)

“前線將士是這樣的,隻需要全身心投入戰場,聽命行事,奮勇殺敵就好了,不像後勤。”

“我等後勤人員,需要考慮的事情就有很多了。”

趙匡胤有些不確定地抬頭看了看趙普,輕聲問道:“你剛剛說什麼?”

熟悉趙匡胤的人,都知道,這個時候他已經動了殺意了。

可趙普依舊重複著:“王爺,我剛剛,後方人員考慮的事情更多,而前線的將士們主需要聽命,奮勇殺敵即可,因此在下認為....”

趙匡胤看著侃侃而談的趙普,聽著他那不過腦子的逆天發言,臉色也是越來越黑。

如果你隨機問一個宋朝人,讓他評選出史上最完美,最優秀,最令人懷念的帝王的話。

那麼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給你說出一個名字。

本朝太祖,趙匡胤。

這種對本朝皇帝如此認同的情況,即便是在全世界古代史中都極為罕見。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趙匡胤就是終宋三百年的江山中,所有宋人心中的白月光。

畢竟,趙匡胤可是出身將門世家,成長於亂世,看慣了人間疾苦,反複廝殺。

他以軍功成就藩王之位,但他絕非嗜殺之人。

相反,他一直心存一個偉大的誌向,那就是結束亂世,重定秩序。

我最早了解趙匡胤就是那些趣事,對於古代帝王,我站在一個現代人的角度,從來是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的。

但了解了一些趙匡胤的趣事,再配上五代曆史背景、戰場廝殺表現以及篡位的行為,總覺得他具有一種奇特的反差萌。

有點類似一個深謀遠慮、城府極深、殺伐果斷的三歲兒童。

我更傾向趙匡胤本人性格是一個偏任性、孩子氣的孩子王,但那個時代逼得他必須要比任何人都會謀算。

或者說他是被時代選中的人,無論他本來是怎麼樣的性格、喜好,最後都要成為史書中那樣,才能改變那個時代。

這樣的一個人,在聽到或趙普口中說出的那些逆天言論後,殺意也是有些抑製不住了。

“住口!”

這一聲暴喝,直接將趙普喋喋不休的話語止住了,他有些愕然地看著趙匡胤,不知道自家王爺這是怎麼了。

“王爺...你可是身體不適?”

趙匡胤嘴角勾了勾,竟是氣極反笑,盯著趙普,道:“本王總是讓你多讀書,你總是不聽。”

“還洋洋得意什麼半部論語治天下!”

“本王問你!論語能治天下?整部論語都治不了天下,更何況你半部!”

“你聽聽你剛剛說的話,是人話嗎,什麼叫前線將士隻需要聽命行事,奮勇殺敵即可,後方才要考慮的更多。”

“如果你這樣想,那不如本王把石守信換回來,你去頂替他,帶著你的半部論語去擊敗滿清。”

“如何?說話!”

趙匡胤有些氣急了,看著這個自己的心腹趙普,他完全沒有想到他怎麼會說出這樣,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話語來。

趙普有些委屈,嚇得跪在地上,哼唧了半晌也沒蹦出一個字。

但實際上,半部論語治天下本身就是個氣話。

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敵人進行了一場錯誤的戰爭”,這句話也是有語境的。

脫離上下文的斷章取義很多,比如韓信說項羽“婦人之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