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惟有大混一之時,必有一統之製作。”
“序百王之傳,總曆代之典。”
於謙回想起陛下說的話,情不自禁地就念了出來,宋濂也在一旁聽得頻頻點頭。
解縉卻是有些滿不在乎。
宋濂也不在乎解縉的表情,大家都是聰明人。
於謙繼續道:“陛下這是要將經、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等全部歸集為一本典籍。”
“此書若成,定是天下第一奇書啊!”
宋濂也在一旁補充道:“不止這些,按照陛下的意思,不管是民間流傳的或是曆朝曆代的書籍,都要統一歸納。”
“內容多不勝數,涵蓋了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若此書籍真的能在我們手中編撰完成,必定能夠震鑠古今。”
秦川也沒多想,隻是覺得前世的那本典籍被搶走了,覺得十分的惋惜,前世他沒有能力去海外,將那本大典奪回來。
可這一世,他想將這本大典編輯完成,好好的保存。
PS:比所謂的四庫全書珍貴一萬倍。
現在留下的隻有嘉靖時期的文本,永樂年原本大概率在嘉靖墓裡,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發掘一下。
畢竟明朝隻有萬曆一個被挖墳,太孤單了。
朱翊鈞大明的倒黴孩子。
解縉聽著兩人的話,也明白了秦川當時說的那句話,並不是玩笑話。
而他原本有些散漫的態度,也慢慢地,變得鄭重了。
他記得陛下當時說的是:“天下古今事物,散載諸書,篇秩浩穰,不易檢閱。朕欲悉采各書所載萬物類聚之,而統之以韻,庶幾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耳。”
“爾等其如朕意,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
宋濂看著發呆的解縉,笑著道。
諸位,既然陛下已經將各地的學子,以及天下的藏書都給我們送來了,那就開始做正事吧。
秦川對這本書很重視,派了三千人來協助宋濂三人,更是把於謙也給調了過來。
目的很簡單,宋濂是大儒,辦事秦川放心,於謙是一個正直的人,但凡對國家有利的事情,他一定會儘心儘責。
而解縉,他是一個聰明人。
聰明人的特點,自然是不會服輸,也不願意被人比下去。
至於他們在一起,會不會勾心鬥角,秦川不在乎。
隻要能把這本奇書編撰出來,隨後傳給後世兒女,那麼他便心滿意足了。
“於謙,你去負責那一摞,解縉你負責這一摞,慢慢來,讓這些學子們都認真抄錄。”
“是,先生。”
“是,先生。”
兩人也是對著宋濂行了一禮,隨後便去忙碌了。
而這些被招募而來的學子們,每一個都能寫上一手的好字,但是編撰的時候,下筆要穩。
至於擔心什麼滴上墨汁之類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
那些工匠們,可都是有著九族的羈絆的,他們怎麼敢在這件事情上偷懶。
因此,這些學子們用的毛筆也好,硯台,墨條,都是頂級的。
...
“海瑞要娶妻了?”
秦川聽到錦衣衛傳來的消息,覺得有些好笑。
他回想著,前世記憶中的那個海瑞,為官清廉一輩子,但好像也是娶了五個妻子吧,有三個妻子兩個小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