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都安排好了。”
錢萬裡悠閒地靠在躺椅上,身旁的丫鬟在為他剝著葡萄。
將一粒葡萄送進嘴後,錢萬裡舒服的伸了個懶腰,隨後看向一旁的青伯,慵懶的問道。
“曹阿瞞可進城了?”
青伯一直在旁邊候著,聽到問話連忙道:“是的老爺,進城了。”
“那就好....不過他們走就走,為何還要放火呢。”
青伯麵色波瀾不驚地道:“那家是糧商,因為走得匆忙沒來得及將庫房內的米搬空,於是他就把剩下的沒賣出去的糙米一把火燒了。”
錢萬裡抬頭問道:“一點都沒?”
“沒留...”
錢萬裡有些悲嗆的道:“這些家夥,就不能給災民們留些糧食嘛...唉...”
青伯就站在一旁,看著自家老爺。
“青伯,老爺我啊這人心善,你也跟我這麼多年了,肯定是知道的。”
“而且這麼多年,我也一直保持著日行一善的習慣,因此啊,我是見不得災民的,你懂嗎。”
青伯連忙笑著道:“老爺,這些我都懂...放心吧。”
看著自家老爺閉眼假寐的樣子,青伯拱了拱手後便退了下去。
興,百姓苦,忘百姓苦。
這個道理所有人都知道,可真正改正的又有幾個。
明朝的滅亡,主要就是明朝後期的特權階層太過於龐大,就單獨一個朱家的皇親國戚都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量。
更不要說那些朝廷官員以及他們的裙帶關係群體了,這些人都是靠老百姓來供養的,當老百姓不堪重負的時候就是明朝滅亡的時候。
任何朝代的衰敗和滅亡,都不應該值得同情和惋惜。
大多數都是因為貪汙腐敗,官商勾結,土地兼並,民不聊生。
國不知有民,民就不知道有國。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任何一個王朝的建立,都不值得弘揚,因為那是千千萬萬老百姓的屍體換來的。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但國家富裕了,匹夫卻無份了。
曆朝曆代,苦的都是老百姓。
一個優秀的朝代,應該是讓弱者不恐懼,讓強者不囂張,讓權利不傲慢,讓社會更公平,讓惡人怕作惡,讓善人能自保。
讓所有人,都能互相尊重。
才能文明發展,長盛不衰。
我們越來越明白,對人類文明威脅最大、破壞最慘烈的,是不受製約的權力,其次才是自然災害和人類的無知。
從今天看來,沒有人希望天下大亂,誰都知道社會穩定的重要性。
但這種穩定,必須是基於社會的公平正義,得到普遍的尊重和約守,而不是你貪贓枉法,巧取豪奪,還要我們保持沉默!
所以我很討厭什麼盛唐強漢這些,王朝的興衰,隻能說明是百姓裡又出現了新的階級而已。
那些衰敗王朝的百姓,又有多少能熬到新時代呢?
階級就注定不能長久,因為人心不經考驗,一代人或許會是好的,但是二代呢三代呢…
人性的自私惡欲幾乎無可阻擋,唯可與之抵抗的隻有信念和信仰。
也就是王陽明說的良知,孔子說的仁,道家說的德,佛家說的明心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