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才讓張讓去通知張白圭,王安石,和珅和龍二幾人。
他要推行新法,在南方一地推廣,至於北方各地嘛...董卓與趙匡胤不除,或者不忠心於自己,那即使自己想推廣,也無法推行下去。
但南方等地不同,現在那裡沒有世家,沒有鄉紳,有的隻是百廢待興,和安分守己的老農。
如今的百姓,刁民不多,都知道感恩。
況且大雪龍騎也告訴過那些百姓,他們是皇帝的人,因此要說現在大武朝那裡的百姓對秦川最是感恩,那必然是南方一帶。
就在秦川思考之時,張白圭,王安石,和珅和龍二等人便到了乾清宮外。
“陛下,幾位大人都到了。”
“讓他們進來吧。”
張讓轉身,高聲道:“宣吏部尚書張白圭,吏部左侍郎王安石,戶部尚書和珅,南鎮撫司指揮使龍二,覲見。”
等張讓將一串名字報出後,四人便一齊走了進來。
看到秦川後,四人一齊高聲道:“微臣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秦川抬了抬手,輕聲道:“諸愛卿,起來吧,張讓,賜座。”
幾人都是秦川的心腹,賜座倒也沒什麼。
可張白圭等人還是連忙擺手道:“陛下,萬萬不可,我等受之有愧啊。”
“無礙,坐吧,今日召你等前來,是朕有幾件事,需要和你們議一議。”
就在幾人說話間,已經有幾個小太監拿著椅子走了進來,放在了四人身旁。
龍二沒怎麼推脫,他是第一個坐上去的,隨後便是和珅。
張白圭和王安石兩人,看他們都坐下了,又看了看一臉笑意的陛下,便也坐下了。
等幾人坐定,秦川這才道:“張愛卿,朕聽聞你和王愛卿兩人新法之事,如今可有定論?”
張白圭和王安石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興奮之色。
新法,那可是兩人都向往的東西啊。
秦川端坐於禦案之上,麵色嚴肅,眉宇間透露著一絲英明,語重心長地說道:“變法之舉,乃國家大計,需謹慎從事。丈量全國土地,務須以公平為準繩,以百姓為出發點。”
聽到丈量全國的土地,張白圭的眼神亮了,他早就知道他們私下談論的事情,陛下一定知道。
想到南方初定...這是時機到了嗎。
張白圭抿著嘴,皺起眉頭,“陛下明鑒。丈量全國土地,需得細致縝密,以免誤差引發社稷之憂。”
王安石也附和道:“官吏考成法,必需嚴明公正,以考績取代世相,方能克服權譎。”
“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屬官員應辦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彆登記在三本賬簿上,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賬簿登記,逐月進行檢查。”
此刻的王安石與張白圭,一點私心都沒有。
他們滿腦子都是如何將這個新法完美地推行下去,想象著其中的難度和一些弊端。
任何新法,推行之初都會遭到反對,甚至會有很多的弊端。
但眼下是最好的時機,因為南方各地的世家,鄉紳,已經被陛下清理乾淨了。
而那些百姓們,也都對大雪龍騎感恩戴德,對朝廷感恩戴德。
這個時候推行新法,反抗的聲音會小很多。
弊端倒是也無礙,可以一邊推行,一邊查缺補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