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二話不說直接開倉賑災,也沒問題,但災民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而且會越來越多。”
魏忠賢看著海瑞,娓娓道來其中緣由。
海瑞則是像個學生一般,認真的聽著。
“官糧也總有撐不住的時候,屆時你怎麼辦?去找那些富戶借,還是找他們買,到了那時,災民為了活命就會把手中的田畝賤賣,到時又該如何?”
“而且這個時候,就算富戶們有餘糧,又有幾個願意拿出來呢?”
海瑞腦中飛速旋轉,他在思考。
可似乎陷入了一個死胡同,怎麼都解決不了這個難題。
魏忠賢看他如此,眯眼笑道:“可如果這時,官府出錢糧,讓這些災民修橋鋪路呢?建房拆屋,開墾荒地呢?”
“這樣是不是就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說完後,魏忠賢補充道:“首先,地方官府需要明確適合以工代賑的項目,修複道路、開挖渠道、建造橋梁、修繕營房、興修水利等。”
“這些工程不僅能夠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而且對恢複地方經濟、改善基礎設施也具有重要意義。”
海瑞這時再次提出疑問:“那如果有些災民不願意這樣又該如何?”
聽到這話的魏忠賢笑了,救濟你,你還不願意?如果按照他自己的做法...
但他不能這般說,隻能正規證據的回答道。
“需要對受災的百姓進行登記,確保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災民都能參與到救助工作中,且必須有人監督,避免出現虛報,冒領現象。”
“那該如何支付報酬呢?”海瑞已經明白該如何做了,隻是需要問得更詳細一些。
魏忠賢也是知無不言,繼續說道:“糧食或銀錢的形式支付,薪酬的發放應定期,確保災民在工作之餘能夠有穩定的生活來源,將災民分成若乾小組,指定工頭負責每個小組的日常管理和監督。”
“施工期間,官府確保工地上的生活條件,提供必要的食物、水源和醫療救助。”
“.......”
等魏忠賢嘰裡呱啦說了一大堆後,海瑞總算明白了什麼叫做以工代賑。
也明白了該以工代賑該如何去做。
曆來造反的都是種田的人,沒聽說商人能鬨翻了天!
上下揮霍無度,便掠之於民;民變在即,便掠之於商。
所以這些人很重要,同時也是最苦的一群人。
海瑞離開東廠後,便回到都察院將心中所想的方法全部寫了下來,條條框框麵麵俱到。
隨後,將折子拿著,便起身向著宮中走去。
他心裡很明白,這件事情必須要得到陛下的支持,否則,那些救災的銀糧沒人能夠辦到。
即使,他去找和珅這個戶部尚書都不行。
.....
任何朝代的衰敗和滅亡,都不應該值得同情和惋惜。
大多數都是因為貪汙腐敗,官商勾結,民不聊生。
國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國。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