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微微頷首,給予肯定:“你說得有道理,取義更為準確可以增強文字的說服力。語言的力量在於它的精準與生動,恰如其分才能傳達出深邃的思想。”
於謙在一旁,一方麵傾聽,一方麵插入自己的見解:“與此同時,注意避免用詞的重複,確保每一段落的生動性與新鮮感。這樣才能讓後來者感受到文化的底蘊與變化。”
“記住,文字需要靈魂,隻有你心中對世界的理解與感受,才能化為文字的生命。”解縉語重心長地說道。
“我們這一代人,正在為後人鋪就一條文化的道路。”宋濂微笑著道。
“文化的傳承從來不是孤立的,每一位參與者都在曆史的鏈條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宋濂感慨地說,臉上流露出滿足的笑容。
他撫摸著手中的書卷,似乎已經看見《真龍大典》將在未來被人們廣泛傳頌,成為文化的瑰寶。
而當《真龍大典》逐漸成形,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驕傲與欣慰。
畢竟,這可是他們參與著作的。
雖然是謄抄,但也是榮耀。
但即使是謄抄,每人每天抄寫字數有限製,不準多抄,保證質量。
.....
《真龍大典》內容包括經、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等,內容多不勝數,涵蓋了華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
秦川很重視。
想起前世,王世襄辛辛苦苦追回了106箱書籍,2000餘件文物,比起來他們掠奪的,百牛一毛,追回的這批善本包括宋刊本《五臣注文選》《後漢書》、《禮記》、明寫本《永樂大典》數卷等,非常非常的珍貴。
乾隆修《四庫全書》燒了全國的書籍。
而真龍大典比所謂的四庫全書珍貴一萬倍。
(本來就是邊修邊毀,還把原文改得亂七八糟,永樂大典出土,可以把四庫全書扔垃圾堆了。)
“唉!”
秦川遙望著一個方向,那裡生活著一群低矮的猴子。
島國搶了華夏多少東西?
據不完全統計,各類黃金:21000噸。(包括金條、金製品、黃金礦石等)
(僅玲瓏山洞外貯存的富礦石就至少掠奪20萬噸)
各類白銀:20000噸
銀圓:2.5億塊。
玉石:2千萬塊。
珍珠:一千萬顆。
珍稀圖書手稿:300多萬冊。
1946年初步統計,島國從我華夏劫掠的珍稀文物至少有1879箱。
文物:最少400多萬件,
(其中書畫類約300多萬件。石類,玉類,金屬類,木類約100多萬件,以青銅類最多,以北京人化石最貴)
甲骨文片:3萬枚。
毀壞曆史古跡741處,
書籍雜類:破壞掠奪一千多萬冊
(其中有一千多冊傳統文化孤本)
各類圖書館:掠奪毀壞3800餘所,
被毀兩千餘所(戰前僅記錄的有4700餘所),華夏圖書館的數量下降到940所。
五分之四的圖書館不是被毀壞了,就是被搶空光了
島國國內現有據可查的藏書就有23675種,其中掠奪的私人藏書就達到18315種。
糧食:8億多噸。
棉紗:10億錠。
耕畜:兩千萬頭。
家畜:4.8億。
印刷偽鈔:40億元。
青銅:4.9億噸。
木材:7億方。
高嶺土:約1.5億噸。
鹽:1200萬噸。
純堿:2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