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鼓動學子(1 / 2)

張白圭握筆,思忖良久,這才動筆。

啟聖上:微臣張白圭恭請,謹以此折向陛下彙報江南一帶新法推行之喜訊。

自臣赴任以來,始終秉持“興農強國”的信念,針對江南地區土地兼並問題,深入調查,痛下決心,推動新法改革,以期為百姓謀取安寧與福祉。經過數月的努力,現將推進新法的情況呈報如下。

今已實施的土地法,明確規定禁止豪強侵占或私自兼並農民土地,並建立健全土地登記製度,確保所有土地的歸屬清晰可查。

這一措施有效保護了農民的合法權益,廣泛調動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民間耕作熱情再度高漲,生機勃勃。

臣設立了地方官員的考核機製,對各縣官員的政績進行定期評估,建立“鄉議會”製度,鼓勵鄉賢對地方治理提出建議與監督。

同時,設立有效的考核考績製度渠道,確保腐敗與貪汙行為無所遁形。

這些措施相輔相成,極大提升了官員的責任感,形成以民為本的良性治理循環。

新法實施後,江南百姓紛紛表示感激涕零,感恩朝廷之恩澤

微臣深知,這些成效的取得離不開陛下的英明決策與關懷厚愛。

願陛下繼續給予指導與支持,使我們在新法推進過程中更加順利,確保每一項政策惠及民眾,增進國之安穩。

謹此,恭請陛下明察,繼續關心江南之政務,以示國之英明。

微臣在此重申,如有任何不足之處,定將立即調整改進,竭儘所能為百姓謀福,為國家添富。

謹具奏折,恭請陛下垂詢,關注民生之事。

張白圭,謹上。

......

洋洋灑灑幾百字,看的秦川哭笑不得。

他沒想到,這個張白圭,居然會拍他馬屁。

學壞了啊...

不過隻要不迂腐,這些都是小問題。

想了想,秦川也提筆給張白圭回了一封。

朕閱悉卿奏折,見江南一帶新法推行順利,成效斐然,特致此信以表揚卿及王安石之功績。

卿等恪儘職守,心係國民,深得百姓之心,實乃我朝之棟梁。

卿之新法,糾正土權,遏製兼並,使庶民安居樂業,恢複了社會之和諧與生機,更設考核考績製度,建立鄉議會,促成官民良性互動,足見卿等之智謀與膽略,堪為楷模。

特賜卿居正之名,願卿從此秉持本心,克己奉公,儘忠報國,以恪守正道,維護民生安寧。

惟願卿以此為勉,承繼正直之誌,時刻不忘為國為民之行,方能助我大武長保太平。

望卿在今後的施政中,繼續發揚光大,施惠於民,助力國政,永保國之強盛安寧。

此乃朕之恩典,亦是對卿之重托,願卿善用之,直至百姓安康、國之昌盛。

謹此諭示,願卿常懷赤誠之心,誌存高遠!

...

君臣互誇,好一番君臣和諧的場景。

張居正自南方推行新法,初誌在於振興國政、安定民生,然其措施深深觸動了門閥世家與部分文人的利益。

這些人乃是舊勢力,手握權勢,曆來以特權自居,絕不甘心於眼前的損失。

於是,想方設法暗中集結學子,煽動起一陣排斥新法的風潮,欲通過聚眾鬨事來表達抗議。

街頭巷尾,原本安靜的市集驟然沸騰,人聲鼎沸,議論聲,嚷鬨聲此起彼伏。

年輕的學子們被動員而來,高呼口號,意氣風發,麵目扭曲,憤怒無比。

“抵製新法!恢複舊製!”

學子的呼聲如雷滾滾,震動街道。

旁邊的攤販見狀,紛紛關上鋪子,驚慌避讓,生怕卷入這場無妄之災之中。

不遠處,幾位門閥世家的人物,身著華麗的衣裳,冷眼旁觀,暗自竊笑。

他們就是借機攻擊張居正,王安石的改革,重申他們在朝中的影響力與權威。

然而,參與鬨事的學子並非都明白其中的陰謀。

他們隻是情緒激昂,被挑動了正義感,一同聚集,奮起抗爭。

但實際上,他們也是既得利益者,來維護自己的利益罷了。

武朝因為是以武開國,因此對文人重視,繼而賦予了文人一些特權。

比如,凡是考中了童生便可以不用賦稅。

在這種國法之下,也讓世家門閥和那些富商們鑽取了漏洞。

文人們也是有樣學樣,他們收取其他人的投獻,借此逃避賦稅。

既得利益者,當然不願意自己的利益被打破。

也就是一小部分人,掌握了極大的資源,在也是曆朝曆代王朝覆滅的因素之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