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老六奔襲(2 / 2)

那位帝王曾針對全國生員(在校讀書人)頒布“禁例”十二條,刻成臥碑,放在全國府州縣學,國子監的大門口,其中一條特彆強調。

軍民一切利病,並不許生員建言。果有一切軍民利病之事,許當該有司、在野賢才、有誌壯士、質樸農夫、商賈技藝皆可言之,諸人毋得阻擋。惟生員不許!

就是說,對於國家政治問題,無論地方官還是農民、商人、手工業者都有發言權,唯獨生員不準發言。

傳統讀書人是“以天下為己任”的,他們最有建言的欲望,也最有建言的能力。為什麼偏偏不讓他們說話呢?

當然這肯定跟老朱的出生有關,他認為生員就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放著書不念而對社會政治說三道四,就是不安分的表現。

但最根本的,是老朱害怕讀書人的力量。

生員上書言事,往往能代表真實民意。如果上書引起官府和朝廷重視,他就可能成為當地的意見領袖,在讀書人和百姓中積聚聲望,從而製衡官府、影響政策。

如果朝廷官府對其上書默而不應,則可能招致不顧民意、不能納諫的指責。

因此不論哪種結果都會威脅統治的穩定,所以乾脆釜底抽薪,禁止生員上書。

秦川也打算直接效仿,不是怕威脅,他是想到了以後還需要將前世的九年義務教育推廣下去,因此現在順便將這些刺頭剔除,也是在為以後的事情鋪路。

拿定主意後,他便提筆開心寫了起來。

好在穿越後時常練字,因此他現在的字並不難看,但也談不上好看。

這也得虧前身是個廢物,從小不喜讀書,因此字也十分難看,這反倒讓他少了個被人懷疑的點。

秦川在腦海中回憶著老朱的禁例十二條的大概內容,隨後一一寫下,略加更改。

全文刻碑上,置各校明倫堂之左,令在校師生永遠遵守,如有不遵,並以違製論。

禁例規定:生員不得親至公門,勾結官府,並須再三勸告父母等人毋得在鄉違法非為。

凡軍民一切弊病,俱不許生員建言,生員在學中對教官的講授,毋得持己之長,妄行辯解,除近親受屈外,一般不得代人呈告訴狀。

“張讓!”

“陛下,奴才在。”

秦川將寫好的聖旨丟了過去,並說道:“把這個交給大虎,讓他派人去一趟,好好說,在以德服人!”

張讓穩穩的接住後,躬身領命:“奴才領旨。”

說罷,邁著小碎步向著殿外而去。

.....

虎一在接到聖旨後,又看了看一個紙條,隨後想了想,便將聖旨丟給了虎六。

“老六,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一定要辦好,彆給我們大雪龍騎丟人。”

虎三聽到這話,連忙不樂意了:“大哥,怎麼讓老六去,我也可以啊!我保證...”

老三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大虎打斷了。

“行了,我們還有其他事情要辦,來活了!大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