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此計雖毒,卻也可能成為扭轉戰局的關鍵。
然而,他也明白其中風險極大,一旦敗露,可能會招致天下人的唾罵。
他沉吟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但語氣中透露出一絲猶豫:“此計雖妙,卻也太過陰毒。”
“不過,為了大局著想,我意已決。你即刻安排人手,務必保密行事,確保萬無一失。”
李儒領命而去,心中暗自得意。
他知道董越的性子,肯定會答應。
況且,隻要能贏就好,隻要贏得了天下,自己的做法想怎麼寫都可以。
....
曹操聞訊後,非但沒有驚慌失措,反而露出了一抹冷笑。
他深知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麵對董越的龐大兵力,他並未選擇硬碰硬的正麵決戰。
而是采取了敵進我退,敵退我擾的戰術。
曹操首先命令斥候監視董越軍的動向,尤其是其糧草補給線的位置與運輸情況。
在得到確切位置後,他派遣了多支精銳部隊,趁著夜色或惡劣天氣的掩護,悄無聲息地接近董越的運糧隊伍。
然後發起突然襲擊。
這些騎兵訓練有素,行動迅速,往往能在董越軍反應過來之前,便已成功燒毀糧草,或造成重大損失。
董越見狀,不得不分兵保護補給線,這使得他原本就分散的兵力更加捉襟見肘。
兩邊人馬也因此,更加看對方不順眼了。
......
翌日。
戰場上,塵土飛揚,戰鼓雷動,華雄騎著高頭大馬,立於兩軍陣前,他的聲音如雷鳴般響徹雲霄,囂張至極。
“曹操何在?我乃華雄,特來取你首級!”他高聲叫囂,眼神中滿是不屑與狂妄。
“速速派你軍中最強之將出來與我一戰,否則,今日便是你曹軍覆滅之日!”
曹操立於觀戰台上,他身旁的將領們個個義憤填膺。
曹操目光掃過眾將,沉聲問道:“何人願出戰華雄?”
“末將願往!”
於禁挺身而出,手持長槍,大步流星地走向戰場。
然而,不過數回合,他便被華雄逼得連連後退,最終敗下陣來。
“哼,不過如此!”
華雄輕蔑一笑,看向曹操的方向。
“還有誰敢來送死?”
李典見狀,不甘示弱,挺槍而出,與華雄戰在一處。
但同樣,他也沒能支撐太久,便敗退而歸。
“曹操軍中,儘是些無能之輩嗎?”
華雄的囂張氣焰更甚,他環視四周,高聲喝道。
就在這時,韓浩挺身而出,誓要為曹軍爭回顏麵。
然而,華雄的武藝實在太過高強。
韓浩在與他交鋒的過程中不幸被斬殺,這一幕讓曹軍將士們無不悲憤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