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軍與叛軍激戰於泗城州,臣率部奮勇殺敵,依托火器之利,加之將士用命,終得大勝,敵軍潰不成軍,四十萬眾幾乎被全殲,僅餘殘兵敗將,逃之夭夭,此役,我軍士氣大振,邊境安寧有望。”
寫到這裡,韓信的筆觸更加有力,他繼續寫道:“陛下英明神武,高瞻遠矚,臣等得以遵旨行事,方能克敵製勝,火器之威,實乃此次大勝之關鍵。”
他停頓片刻,思緒萬千,又添上幾句:“然臣深知,勝利來之不易,皆因陛下聖明領導,將士們舍生忘死,臣懇請陛下,對前線將士予以嘉獎,以慰其忠勇之心,同時,臣也將繼續率領部眾,鞏固戰果,嚴防叛軍反撲,誓保邊疆安寧。”
最後,韓信鄭重地落款:“臣韓信,頓首再拜,敬上。”
寫完奏報,韓信仔細審閱了一遍,確認無誤後,便命人快馬加鞭,將這份奏報送往京師,呈給秦川。
......
乾清宮內,秦川手持韓信的奏報,眉頭舒展,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他輕輕放下奏報,轉身對身旁的張讓說道:“你看這韓信,果真是朕的肱骨之臣。”
張讓躬身行禮,臉上也洋溢著喜悅之色:“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韓信將軍威名遠播,此役大勝,實乃國家之幸,陛下之福。”
秦川點頭,道:“是啊,韓信不負朕望。”
“傳朕旨意,即刻昭告天下,讓百姓們也知道這個好消息,共同分享這份喜悅。”
“遵旨。”
張讓應聲退下,準備去安排之後的事宜。
而此時,在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也已得知了韓信大勝的消息。
他們紛紛上前,向秦川恭賀。
“陛下,韓信將軍此役大勝,實乃我大武之福,臣等建議,應對其及所部將士進行重賞,以激勵三軍。”和珅率先開口。
“臣附議。”其他官員也紛紛表示讚同。
秦川微笑著點頭,道:“諸位愛卿所言極是,韓信及所部將士,英勇善戰,功勳卓著,理應重賞,等他們將那吳三桂擒住,班師回朝後,再行封賞!”
“陛下聖明!”
.......
當韓信大勝的消息如同春風般吹遍大江南北,街道上,人們議論紛紛,市集上,商販們放下手中的活計,相互傳頌著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
隻是沒人在敢打火器的注意。
那些有實力的,敢打火器主意的人,已經被錦衣衛解決了。
隨著世家門閥因罪被錦衣衛抄家處決的消息傳遍京城,整個朝野為之震動,一時之間,昔日輝煌的府邸門可羅雀,昔日顯赫的家族成員或被捕入獄,或流放遠方,往日繁華不再。
世家門閥的覆滅雖是大快人心,但留下的產業與資源若不能妥善處理,恐將引發新的動蕩。
而這時,係統獎勵的三千童男子就發揮了作用。
他們皆是係統獎勵,因此絕對的忠心。
而且他們不僅精通詩書禮儀,治國理政,經濟管理之道也十分擅長。
秦川將這些童男子分彆派往武朝境內的各地,接管那些被抄沒的世家門閥產業。
他們不僅要管理這些產業,更要以公正廉潔之心,重建民眾對朝廷的信任。
......
韓信在給秦川寫完軍報後,同時寫了一份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