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丁們見狀大怒,他們紛紛拔出腰間的長棍,將小白團團圍住。
領頭的家丁更是怒喝一聲:“夫人!您若再執迷不悟,就彆怪我們不客氣了!”
小白隻不過是一個弱女子,哪裡見過這種陣仗,一下子就被嚇得癱坐在原地,不知所措。
等家丁們離去,小白這才敢放聲大哭。
那哭聲.....讓人動容。
接下來的日子裡,小白仿佛變了一個人。
在家哭了三天,眼睛都快哭瞎了。
鄰居張嬸,一個心地善良,平日裡總愛串門拉家常的婦人,輕輕地推開了小白的房門,帶著一絲擔憂與關切。
“小白啊,你這幾天哭得我心都碎了。”
張嬸的聲音溫柔而充滿同情,她緩緩走近,蹲下身子,目光中滿是心疼。
小白抬頭,紅腫的眼眶裡依舊掛著未乾的淚痕,聲音沙啞地說:“張嬸,我心裡苦啊,李遠他……他怎麼就能這樣拋下我呢?”
張嬸歎了口氣,輕輕拍了拍小白的背,安慰道:“孩子,這世上的事啊,總是難以預料,但你得知道,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你得往前看,日子還得過下去。”
見小白沉默不語,張嬸繼續說道:“你記得咱們村裡的季桃嗎?她前些年也嫁去了京師,聽說現在過得還不錯,好像還嫁給了一個大將軍呢,你說,人生這東西,是不是充滿了變數?”
小白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是更深的思索。
她似乎從張嬸的話中捕捉到了一絲微光,那是關於希望,關於未來的微光。
“張嬸,你是說……季桃她……”小白的聲音微微顫抖,帶著一絲不確定。
“是啊,季桃她現在可風光了,京師那麼大,機會也多,說不定,你也能在那裡找到你的出路呢。”張嬸的話語中帶著鼓勵,她希望小白能夠振作起來。
小白低下頭,沉思片刻後,眼中漸漸恢複了些許光彩。
“謝謝您,張嬸。”
小白的聲音雖然微弱,但卻充滿了堅定。
張嬸欣慰地點了點頭,站起身子,拍了拍小白的背,露出了一個溫暖的笑容:“好孩子,我相信你能行的,記得,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有我們這些鄰居在你身邊。”
說完,張嬸輕輕地關上了房門,留給小白一個安靜的空間去思考。
接下來的日子裡,小白仿佛變了一個人。她不再隻是沉浸在失去李遠的痛苦中,而是開始積極籌備前往京師的路途。
那五十兩銀子,本是富商賈公為了讓她放棄對李遠的執念而給予的補償,如今卻成了她追尋希望的資本。
她細心地收拾著簡單的行囊,每一件衣物,每一份乾糧.....
在出發前的那個夜晚,小白坐在昏黃的油燈下,凝視著那塊已經磨得發亮的玉佩,那是李遠留給她的唯一信物。
她輕輕地撫摸著玉佩,仿佛能感受到李遠的氣息,耳邊似乎還回響著他曾經的誓言。
淚水再次模糊了她的視線,但這一次,淚水中更多的是堅定與勇氣。
終於,在一個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照耀在村口的小路上時,小白踏上了前往京師的征途。
路途遙遠,但她已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