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大婚之日(1 / 2)

可賈詡依然繼續補充道:“陛下,瀛洲島雖小,但其所處的位置卻不容忽視,為了更徹底地融入並管理這片土地,臣認為,除了利用矮人的力量建造都城,開采礦石外,我們還應考慮將武朝的百姓遷移一部分至此。”

“遷移百姓?”秦川聞言,眉頭微皺,似乎在權衡這一決定的利弊。

賈詡見狀,連忙解釋道:“陛下,遷移百姓不僅可以增加瀛洲島的人口,還可以解決武朝部分男子娶妻困難的問題,這樣既能解決島上的人口結構問題,又能讓新生的後代在血緣與文化上更加親近武朝。”

“此外,為了確保瀛洲島的同化,我們必須統一語言與文化,島上所有居民,包括未來的新生兒,都必須接受漢語教育,尤其是儒家的教化。”

賈詡進一步闡述道:“儒家思想強調禮儀,仁愛與忠孝,通過儒家的教化,我們可以讓島上的居民逐漸認同並接受武朝的文化,從而實現真正的文化融合與統一。”

秦川端坐於案前,眉頭微蹙,凝視著瀛洲島的地圖,心中盤算著有沒有什麼遺漏的。

賈詡立於一側,手持羽扇,輕搖之間,似有千言萬語欲訴。

賈詡緩緩開口道:“陛下,瀛洲島之事,臣尚還有幾言欲陳。”

“哦?賈卿但說無妨。”

秦川抬頭,目光中透露出幾分期待。

“瀛洲島雖小,卻關乎我大武朝之基業,臣以為,治理之道,首在人心,欲得人心,必先安其居,樂其業。”

賈詡羽扇輕揮,繼續道:“故,臣建議,遷移我朝百姓至此,與島上居民共融共生,然,百姓故土難離,需有大利誘之。”

這個提議剛剛賈詡已經說了。

但他沒有說如何遷移,秦川看著賈詡的模樣,想來應是有了應對之策。

“大利?何為大利?”秦川聞言,眉頭微挑。

“陛下,瀛洲島雖不宜五穀,卻盛產甘蔗,吾等可令島上居民專事甘蔗種植,再以糖品換取我朝之糧食與銀兩,如此,島上居民得以溫飽,我朝亦得財源廣進,此乃雙贏之策也。”

賈詡繼續說道:“至於遷移百姓之事,臣以為,可許以三大利誘之,一者,賜以良田美宅,使其安居樂業,二者,賜以佳偶良緣,使其成家立業,三者,許以子孫後代,皆受我朝教化,承我華夏文明之精髓。”

秦川聞言,心中對毒士的印象又加深了。

什麼叫不宜五穀,盛產甘蔗....

明明是你賈詡不想讓瀛洲種糧食,想讓他們的土地全部用來種植甘蔗,目的不就是為了控製嗎。

就算今後他們有了反心,可沒有糧食又如何與朝廷爭鬥?

可秦川還要順著他的話說下去。

“賈卿此計甚妙,既合天時地利,又順人和。”

但這個教化的事情嘛....這個可是重中之重啊。

於是,秦川繼續道:“然,教化之事,尤為關鍵,不知卿有何良策?”

“陛下所慮極是。”賈詡微微頷首。

“教化之事,非一日之功,臣建議,在島上設立學堂,聘請儒士為師,教授孩童經典,如此,島上居民必能沐浴我華夏文明之光,成為我朝之忠順子民。”

好,這一切的決定都是賈詡的建議。

可不管秦川什麼事情。

就算史官今後要記,那也是賈詡的功勞。

不管今後是罵名還是盛名,都和秦川無關。

“朕準了,就照賈卿所言去辦!”

.........

一道道旨意如同春風化雨,迅速在武朝與瀛洲島之間傳遞開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