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攻城之策(1 / 2)

蒙古人居無定所,喜歡遊牧生活。但是,當金帳汗國成立後,國土麵積最大的時候近600萬平方公裡,下屬城市的官員經常要請示彙報,所以拔都決定建立首都,讓下屬找得到。

就這樣,拔都就把伏爾加河地區作為政治中心,在入口處建立了首都薩萊城,屬下臣僚紛紛到這裡來取詔書,聽從可汗的指令。

座城市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加之是金帳汗國的統治中心,所以非常繁華。

薩萊城雖然發達,但是臨海,容易遭受外來勢力的侵擾,以及台風的侵襲。

後來,金帳汗國將首都遷到了今日的伏爾加格勒,俗稱新薩萊城。

這也是為什麼稱為新薩萊城的原因了。

.......

在新薩萊城內,隨著水源的斷絕和糧草的焚毀,城內各族居民蒙古人、阿速人、欽察人、契爾克斯人、拜占庭人,他們雖然表麵上同處一城,實則各懷心事,都在盤算著如何利用這亂世之機,建立自己的汗國或王國。

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內的局勢愈發緊張。

各族之間的爭鬥與猜忌日益加劇,偶爾爆發的衝突更是讓整個城市籠罩在一片不安之中。

城牆上,守軍雖然仍在努力抵抗外敵的進攻,但他們的士氣已大不如前。

就這樣,韓信將這座孤城圍了十天。

這期間,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他的麾下,因此,他手下的異族騎兵的數量,已經到了誇張的三十萬。

城內缺水缺糧已十日有餘,曾經繁華的街道如今空無一人,隻有偶爾傳來的微弱哭泣聲打破了這死一般的寂靜。

水源斷絕,井水早已乾涸,河流也停止了流淌,留下的是一道道乾涸的河床和裂開的土地。

居民們為了尋找一絲水源,不惜掘地三尺,卻隻能得到一把把乾土。

他們的嘴唇乾裂,皮膚因脫水而失去了彈性。

糧食更是稀缺至極,城中的糧倉早已被搜刮一空,連樹皮、草根都成了人們口中的食物。

饑餓像一隻無形的野獸,吞噬著人們的理智和尊嚴。

他們相互搶奪著殘羹剩飯,甚至不惜以命相搏,隻為那一點點能延續生命的食物。

孩子們的哭聲在城中回蕩,顯得那麼的無助痛苦。

母親們抱著自己的孩子,淚水無聲地滑落。

隨著亖亡人數越來越多,堆積的屍身也越來越多,疾病也開始在城中蔓延。

由於缺乏清潔的飲用水和充足的營養,許多人感染了痢疾、傷寒等傳染病。

他們躺在床上,身體虛弱無力,連呼吸都變得異常艱難。

而他們也則束手無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病人們一個個離去。

整個新薩萊城仿佛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