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沉甸甸的奏折,被精心封裝後,交由信使快馬加鞭,沿途之上,無論是繁華的城鎮還是荒涼的驛道,皆無人敢攔。
七日之內,風雨無阻,晝夜兼程。
中途不知道換了多少匹馬,信使者的雙股都已經磨爛了。
終於將這份奏折完好無損地送到了京師。
無論是地方官員還是過往商旅,紛紛為信使讓路。
當這份奏折被呈送到禦案之上時,秦川並沒有立即打開,而是在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
我是說如果...
如果韓信跟上一世一樣,向自己討要封王爵位的話,該當如何?
秦川輕輕撫摸著這份奏折,隨後緩緩打開。
目光隨著文字的起伏而移動,一字一句地認真閱讀著。
奏折中,韓信詳細彙報了金帳汗國的各方麵情況,言辭懇切,條理清晰。
當秦川讀到“蒙陛下不棄之恩遇”這一句時,他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
這句話,不僅是對秦川個人恩遇的感激,更是對君臣之間深厚情誼的銘記。
韓信始終保持著那份初心與忠誠,他依然是當初那個英勇善戰,心懷天下的韓信,也是自己最為信賴與倚重的義弟。
此刻,秦川的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與感慨。
擔心有些多餘了啊....
他輕輕合上奏折,心中已有了計較。
秦川提筆揮毫,給韓信的回信字裡行間透露出霸氣。
“義弟韓信,見字如麵。”
“覽卿之奏折,深感邊疆局勢之複雜與卿之辛勞,卿之忠義,朕心甚慰。”
“對於邊疆之事,朕意已決,望卿繼續秉持武朝之威,對外擴張,無需顧慮鄰國與盟友之存在,在朕看來,真正的強大,非依仗他人之力,而在於自身之實力與決心。”
“朕要的是一個日月所照耀之下,無遠弗屆,儘歸武朝之領土。願卿率領將士,披堅執銳,征服所遇之敵,拓展武朝之疆域,朕知此路非坦途,必有艱難險阻,但朕深信,以卿之勇略與武朝之強盛,定能克敵製勝,成就千秋偉業。”
“望卿勿負朕之厚望,繼續為武朝開疆拓土,建功立業,待凱旋之日,朕必親自迎接,共慶勝利之喜悅。”
“兄,秦川。”
.........
草原之上,冬日的寒風凜冽,帶著刺骨的冷意,呼嘯著穿越廣袤無垠的雪地,將枯黃的草尖染上一層晶瑩的白霜。
天空呈現出一種淡淡的鉛灰色,偶爾有幾隻耐寒的鳥兒掠過,留下幾聲淒厲的鳴叫,更添幾分冬日的寂寥與荒涼。
朱棣的大帳,如同草原上的一座孤堡,屹立於這片銀裝素裹之中。
帳內,爐火正旺,朱棣與姚廣孝,正圍坐在棋盤旁。
然而,儘管棋局擺開,朱棣的心思卻明顯不在其上。
他凝視著棋盤,手指輕輕摩挲著棋子,似乎在思考下一步的走法。
又時不時的抬頭望向帳外,仿佛在等待著什麼重要的消息或人物。
“”將軍今日這局棋,你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啊。”
姚廣孝的聲音溫和,他輕輕放下手中的棋子,看向朱棣。
朱棣微微一笑,但那笑容中卻難掩一絲疲憊與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