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之玄微微點頭回應,繼而離席,拱手躬身,大義凜然地提議。
“天下紛然、怨聲載道,微臣有一言,不得不進諫。”
“請皇上三思,回春堂草菅人命之事,斷不可輕率以對。”
“隻將月溪郡主靜默於銅事台,不足以平息民怨。”
“以微臣愚見,應當掌嘴五十,嚴懲示眾,以儆效尤!”
顧孟禎做出似有猶豫,又似心疼的神情,怔然間,還有一分驚慌無措。
“這……這……”
“溪兒金嬌玉貴,當眾受辱,未免太過嚴酷了吧?”
“掌嘴五十,亦是懲罰太重,她畢竟是帝瑾王瑜封的郡主,朕考慮皇弟的顏麵,實有為難。”
方之玄堅持己見,不懈進言。
“皇上豈能獨獨顧及帝瑾王的顏麵,將百姓眾怒束之高閣?”
“若被百姓疑心,誤以為朝廷有刻意袒護世族之嫌、妄視法度於無物,皇上如何對得起曆代先皇的勵精圖治,又該怎麼向天下人交代?”
“方才伏公公所宣人物,其中有一位名叫何渥,微臣對此人,記憶如新。”
“早年,州牧台會試,何渥憑借出類拔萃之才,頭角崢嶸、殊恩厚渥。”
“適逢父母病重、人命危淺,何渥聞聽噩耗,沒能到任就職,便棄了功名、星火趕回。”
“自古忠孝兩難全,他卻能上表屯田之策,下奉躬養之親,知有忠信、不負孝悌之舉,一時間,名動盛京。”
“月盛皇朝,以忠孝節義為本,而治天下。況有何渥上書,銘心鏤骨,感人肺腑,怎能等閒視之?”
“慈烏反哺,願乞終養。試問回春堂之事,換作在座各位,煢望恩養之人,苦嬰疾痛,可會麻木不仁、無動於衷?”
“醫禍之事,事關重大;平息民怨,刻不容緩。”
“萬望皇上重視,嚴懲月溪郡主!”
他的話慷慨激昂,動人心弦,話音未落,便有許多大臣貴客陸續起身,鄭重而跪。
“微臣附議!”
“請皇上聖裁明斷!”
寧寒望與穆蓉對視一眼,同時離席,雙雙而跪。
念有聲譽,很敷衍地一句求情。
“溪兒無辜,望皇上明察!”
感覺到他們的漠不關心,寧雲溪鬱悶在心,並未表露。
跟著一跪,有禮有節。
“啟稟皇上,百姓有怨,臣女理應配合。”
“若是醫禍屬實,皇上秉公處置,理所應當;若是誤會一場,臣女雖有受辱,卻得清白,亦是毫無怨言。”
“請皇上恩賞責罰,不必姑息!”
顧孟禎無奈歎息,同時用眼神示意寧奉哲。
“唉。”
“那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