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朝局,本王勢必除之。”
“鐘族早年,可謂炙手可熱,權勢絕倫。奈何後來,與父皇生了嫌隙,每況愈下,致使家族衰敗。”
“為了天下黎民,本王不得已,暗中促成宸王府大火一事,借帝瑾王和寧雲溪之手,了卻慈母殘生,順勢認了懿貴妃為養母。”
“怎料二舅反應迅速,得知真相。又是不得已之下,本王隻能設計滅門鐘族和姚族,順理成章地接手鐘赴盟。”
“本王之意,並非收為己用,而是借機靠近,滅除鐘赴盟。在他們查到真相之前,先發製人。”
“另外,醫禍之計,他們儘知全貌,萬一不小心說漏了嘴;或者,他們早知真相,將計就計地為本王做事,企圖以此為證,來個魚死網破。”
“本王豈能如他所願?”
“寧雲溪命不久矣,帝瑾王不攻自破,本王勝利在望之際,絕不容許出任何差錯。”
烏焉深明其意,點頭讚同。
“王爺卓有遠見,屬下馬塵不及。”
“隻是不知,該如何下手?”
“以屬下愚見,此事不可急於求成。若以王爺的名義,直接動手,一旦事敗,恐有厝火積薪之險。”
顧念廷安若泰山,眸意十拿九穩。
“本王可以巧用醫禍之計中的一環,假裝被帝瑾王算計暈厥,熬好的湯藥,也被他悄悄加重了藥量。”
“繼而,送至他們家中……”
烏焉提出異議。
“為了配合計策,他們重病,乃是屬實。以防不測,在帝瑾王診看之後,他們便已經悄悄治愈。王爺吩咐,若有人細查,請他們及時服藥裝病即可。”
“而今,隻是送藥過去,他們不必裝病,根本不會喝那些湯藥。”
“如此,又該如何是好?”
顧念廷給了解決辦法。
“等到時機成熟,你借帝瑾王的名義,吩咐藥師,湯藥苦口,怕他們耽誤治病,定要親眼看著他們喝下去,才能放心離開。”
“他們見狀,又不知湯藥不乾淨,隻想著不露馬腳,自然就會服藥。”
“對了,切記何渥一家,不能有事。”
“他有屯田之才,算是本王心腹,遲早要入封正台,為本王效命的。”
烏焉恭敬應聲。
“屬下遵命。”
話至此處,雲柏譽敘述完畢,轉而疑惑發問。
“朝局之事,與江湖何乾,你為何投靠宸王?”
“還有鐘族、姚族滅門